讓孩子懂得以德報怨
父母箴言
有句話說得很經典:感謝傷害你的人,因為他讓你學會了堅強。以德報怨,是一種理解,是一種寬容,更是一種高境界的感恩。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時會被別人仇視和傷害。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父母要告訴孩子,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中,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稱心如意,總會遇到讓煩惱和生氣的事情。
當孩子受到別人的傷害時,如果傷害不是太嚴重,就不要過於仇視對方,要懂得用寬恕的心去看待對方。要知道,寬恕能夠化解仇恨,更能贏得人們的尊重。記得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感謝傷害你的人,因為他讓你學會了堅強。說起來,傷害自己的也是自己的“恩人”。因為,正是因為他的傷害,你才會自強不息,才會發奮努力,才會有可能取得成功。
在我國的古代,就已經有了以德報怨的榜樣。
中國漢朝浙江紹興有個陳囂,為人忠厚。小時候有一次在城外水邊捕魚,有人要偷他的魚,陳囂發現了,偷魚人急忙躲進草叢。陳囂追上他,把自己的魚送給他,那人非常慚愧,不肯接受,從此以後再也不偷魚了。陳囂與紀伯是鄰居,有一天晚上,紀伯偷偷把兩家之間的籬笆拔起來,向陳囂家的那一邊挪了一些,增加自己的土地麵積。陳囂發現,等紀伯走了,偷偷把籬笆拔起,向自己地裏又移了一丈,使紀伯家的地更大了。紀伯知道後很慚愧,除了把侵占的地全部歸還給了陳囂家,又將籬笆向自己這邊挪了一丈二尺。
陳囂的行為就是以德報怨,他的行為也改變了那些施怨的人。
其實,不光是古人,現代人也有以德報怨的事例。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在美國有兩個建築商人,叫做戴維和傑克。戴維的生意很紅火,而傑克的生意就不怎麼好。他很嫉妒戴維,就四處說他的壞話,說他的建築材料是次品,質量差什麼的。戴維在知道後很氣憤,但他靜下來想想也算了。有一次戴維的一個客戶想要一批建築材料,而這個材料他剛好沒有,他想了很久,就把這個客戶推薦給了傑克。傑克很吃驚,非常意外,想起自己對他所做的事感到很慚愧。後來他把很多業務也都介紹給了戴維,他們成了好朋友。
人的一生中本來就有很多不如意,沒有誰會一帆風順。當自己受到傷害的時候,如果能夠以德報怨,那麼,這個人不但會感化施怨的人,化敵為友,還會受到人們的敬仰。
培養孩子開朗的性格
父母箴言
父母的性格會決定家庭的氛圍,而氛圍會像空氣一樣被孩子吸入體內,不由自主地影響其性格。在一個民主、歡樂、和睦、文明的家庭環境裏,孩子才會情緒穩定、感情豐富、自信心強,進而才會形成開朗的性格。
誰都喜歡開朗的孩子。開朗的孩子總是情緒良好,笑口常開;開朗的孩子不小心眼,不愛生氣;開朗的孩子善於與人相處,不孤僻……顯然,開朗是良好的性格,有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有利於孩子成材。
孩子的天性是快樂的、活潑的,為什麼會有不開朗的孩子呢?
不可否認,孩子性格不開朗有先天的成分。有些人天生性格外向,而有些人天生性格內向。一般來說,不開朗的人多是內向的,但這並不是絕對的。內向的人並不一定不開朗,有很多內向性格的人也是開朗的。這說明先天因素雖有作用,但卻不是開朗與不開朗的決定因素,起重要作用的是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一般來說,孩子畏縮、不合群、不開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要求過高、過嚴;
孩子膽子小,不夠自信,不善於表現自己;
孩子生活很閉塞,幾乎沒有朋友,整天處於孤獨沉悶之中;
父母不開朗,使得家庭環境沒有生機和活力,直接影響了孩子。
那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使孩子擁有開朗的性格呢?教育專家們給父母們提出了如下幾點合理化的建議:
1.給孩子一定的自由民主
父母要滿足孩子的歸屬感,使孩子感到被愛、被尊重,不要盲目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安排孩子的活動,要保留孩子對合理要求的選擇權。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才會心情輕鬆愉快,言語無拘無束,有什麼想法都敢於、樂於同父母交流,也就容易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