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父母要求孩子信任自己,但是父母做出的事情卻往往不被孩子所信任。根據有關調查顯示,很多孩子不願意把自己的心裏話告訴父母,也不想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心事;即使是遇到了什麼煩惱也不願意向父母傾訴,隻願意自己承受或是告訴同學。對於孩子來說,最值得他信任的是自己的父母,但是,孩子卻越來越不信任自己的父母,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很多父母都想知道答案,孩子不信任父母可能會是因為孩子正在慢慢長大,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都在不斷發育成熟,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也開始增強,他們就會對父母的一些話漸漸不再相信;也可能是因為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造成了對孩子某方麵的傷害,讓孩子不再信任父母,比如父母說話不算數。不管怎麼樣,父母應該重新讓孩子信任自己,讓孩子知道,隻有信任才會有溝通,有了溝通才可能解決問題。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能夠信任別人是一種幸福,能夠被別人信任則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人和人之間如果能夠相互信任,沒有猜疑,那麼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幸福和快樂。
一艘貨輪在大西洋行駛。一個在船上搞勤雜的黑人小孩不慎掉進了波濤滾滾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無奈風大浪急,船上的人誰也沒聽見。船越來越遠,孩子的氣力也快用完,實在遊不動了。放棄吧,他對自己說。但此時,他想起了老船長那張慈祥的臉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長一定會來救我的!想到這裏,孩子鼓足生命最後的勇氣又朝前遊去……
船長終於發現了,當他斷定孩子一定是掉到海裏後,下令返航回去找。這時有人勸道:“這麼長時間了,就是沒有被淹死,也讓鯊魚吃了,為了一個黑人孩子,值得嗎?……”船長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決定回去找。終於,在那孩子要沉下去的一刻,船長趕到了,救起孩子。
孩子蘇醒過來後,船長問孩子:“孩子,你怎麼可以堅持那麼長時間?”
孩子回答:“我知道您會回來救我的。”“為什麼?”“因為我知道您是這樣的人!”聽到這裏,船長羞愧地說:“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為我在那一刻的猶豫感到恥辱……”
雖然這隻不過是一個故事,但是說明了信任的力量,也說明了一個人如果能被別人信任,對於這個人來說也是一種幸福。想想,如果別人能夠在絕望的時候想起自己,那個這個被信任的人將是自豪的。
教孩子學會與人合作
父母箴言
人與人之間,合作與競爭是並存的。許多父母總是教孩子與人競爭,希望自己的孩子超過他人。但是,父母要知道,如果孩子缺乏合作的意識或者精神,孩子是不可能會成功的。父母在教育孩子與人正確競爭的同時,也要讓孩子學會與人合作的技能。
合作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人際交往,而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結成的互助互利的雙贏關係。與人合作的能力已成為當今世界人才的重要素質之一。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如果沒有形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和情感,待他長大成人後是很難彌補的。
教孩子學會與人交往合作的精神,對孩子的長遠發展很有好處。雖然社會的高速發展,對工作的分工越來越細,但是一個人的智慧很有限,隻有合作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能頂一個諸葛亮”,說的就是合作能夠產生智慧的道理。宇宙飛船、航天飛機並不是一個人能夠造出來,而是凝結了成百上千,甚至是幾萬、幾十萬人的聰明才智。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與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呢?父母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1.讓孩子懂得與人合作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行為必須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合作才能完成,隻憑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做到的。父母可以利用這種機會讓孩子體驗一下個人無法完成的挫折感,從而讓孩子懂得與人合作的重要性。
2.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氣氛
生活在一個整天爭吵不休的家庭,很難造就出一個具有和諧人際關係的孩子。因此,父母必須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處理得恰當、合理,對鄰居、客人要熱情、平等、謙虛、有禮貌。孩子會以父母為楷模,逐步養成尊重別人、愛護別人的良好品德。如果父母整天吵架,和親戚鄰居的關係也不好,孩子也會受其影響,和同學們搞不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