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閱讀過程中,父母一定要以不斷的表揚、肯定、讚美來點燃孩子的自信心。這種讚美性的話語應該是有針對性的,例如說“我發現你今天又學會了一個新詞語,真聰明!”,或“你對這本書的見解很有新意,連爸爸也受了你的啟發”,就比泛泛而談的“不錯,讀得好!”要強得多。孩子在閱讀中時常會產生畏難情緒,這時,父母依然要用肯定性的話語激勵他們,例如說:“這本書對你這個年紀的孩子是難了一點,不過你很聰明,媽媽相信你一定能讀懂它。”
在孩子的閱讀取得明顯進展時,父母應該給予一定的獎賞:一本書,一套精美的書簽,一個筆記本或一次全家的郊遊。持續的鼓勵會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以更濃厚的興趣和更恒久的耐心來對待閱讀。
經常開展家庭讀書活動
那些具有濃厚閱讀興趣的孩子身後,多有一個能經常開展讀書活動的家庭。全家人一起讀書,這是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最好途徑。
開展家庭性的讀書活動,你同樣有許多方法:
①講故事
故事最能誘發兒童的閱讀興趣。大部分作家和文學愛好者正是從聽故事開始培養閱讀的興趣的。著名作家謝冰心,早在四歲時就對故事著迷,七歲時,她每天晚上纏著舅舅講《三國演義》,後來舅舅沒空了,她沒有法子,隻好自己捧著《三國演義》啃起來。從此,她迷上了書,迷得如癡如醉。
②朗讀
許多教育學家大力提倡家庭朗讀,把它視為引導孩子接觸優秀作品、激發孩子閱讀興趣的良方妙策。通過朗讀,孩子更容易強烈感受到作品的美和趣味。而全家人歡聚一堂朗讀優秀作品的歡樂氣氛也會感染孩子,使他從一開始就了解到,閱讀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
③討論
全家性的讀書討論活動可以很正式。比如,你可以抽出一個星期天的下午辦“家庭讀書討論會”,每個家庭成員都要談談自己近來閱讀的書,其他人則提出問題並加以評論。這種活動也可以邀請更多的人參加,如鄰居、親友、孩子的小夥伴們。更多的時候,有關讀書的討論可以更自由地進行,如飯桌上、電視機前、晚上臨睡時。父母應該盡可能地啟發孩子的思維,鼓勵他們主動地閱讀、創造地閱讀。
④專題性的閱讀
圍繞一個主題進行家庭性的閱讀可以讓孩子和父母有更多的共同話題,也可以使家庭讀書討論進行得更加深入。電視裏正在播放《三國演義》,家裏便可圍繞三國展開一段時間的專題閱讀。父親負責史書的閱讀和史料的收集,母親閱讀有關《三國演義》的評論,孩子則看少兒版的《三國演義》和三國故事。這樣,晚上看電視的時間也就是家人共同討論閱讀成果的時間。娛樂與學習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⑤鼓勵孩子成功
鼓勵孩子在他人以及親戚朋友麵前朗讀詩歌、講故事等。可以不定期地舉辦“朗誦會”、“故事會”等。父母和其他人在聽孩子朗誦時都要盡量專注和熱情,並給予孩子讚美和肯定。
當孩子讀完一本書後,父母可為他舉辦一個“讀書成果報告會”,讓孩子複述書中的故事、談讀書的體會等。
為孩子準備一個本子,把他講的故事、精彩的句子以及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記錄下來,然後讓孩子自己為它們配上插圖,製作成一本孩子自己的書。
鼓勵孩子寫信,讓他交幾個通信朋友。
這樣的方式還可以找出許多許多種,如果父母能懷著愛心珍惜孩子前進的每一步,孩子就將在自己的成長中體會到無窮的樂趣。
⑥遊戲與讀書結合
隻要有人類居住的地方,就會看到孩子遊戲的身影,聽到孩子遊戲的笑聲。遊戲使孩子進入一個快樂無比、吃飯睡覺都會忘記的境界,一個充滿想像和幻想的世界。
遊戲之所以能吸引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其重要的心理因素就是,“遊戲的功能本身正是一種‘玩’和‘學’的奇妙組合”。
美國的斯特娜夫人,就是利用遊戲培養孩子文學愛好和開發孩子文學創造力的極好例子。斯特娜夫人的女兒3歲就會寫詩和散文,4歲能夠用世界語寫劇本,5歲時發表作品。她對女兒文學才能的培養,就是采取遊戲方式進行的:她和女兒路過商店門口時玩“留神看”的遊戲,與女兒比賽誰能多記住陳列在櫥窗裏的東西,以發展女兒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她和女兒用戲劇的形式表演希臘、羅馬、北歐各國的神話和《聖經》故事,使女兒獲得文學和戲劇知識,提高文學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
家長要創造適合於閱讀、熱愛閱讀的家庭遊戲,也可以鼓勵孩子創造這類遊戲,如猜謎語、故事接龍、詞彙遊戲……這些遊戲設計得越有趣味,越有想像力,對孩子的鼓舞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