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開發智力必須從早期全麵抓起(4)(1 / 2)

幼兒思維水平較低,詞彙量少,因此,對事物的理解力差,記憶帶有很強的具體形象性。幼兒記憶的形象性決定了他的機械性,他隻能根據事物的外部表現,采取簡單重複的方式進行記憶。但也不能因此而得出幼兒隻有機械記憶而沒有意義記憶的結論。事實上,隨著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他的意義記憶發展迅速並進而占據記憶的主體地位。實驗證明,4歲後的兒童,在複述自己熟悉的故事時,往往不是一字一句地照背,而是進行了或多或少的邏輯加工,有時用熟悉的詞代替生詞,有時對情節進行增刪。這表明幼兒的意義記憶在發展升級。

幼兒記憶能力由於受其神經係統發展特點的製約,往往記得快,忘得快,精確性差。他們能識記和再現的內容,大多是富有情緒色彩的東西,而本質的內容卻漏掉了,而且往往隻抓住具體特征的一個最鮮明的方麵,綜合記憶能力差。另外幼兒對主觀願望、現實狀況常常分不清,這樣往往會造成記憶材料的歪曲,使他們編造一個混亂無序的童話世界出來。

這些都不是孩子的缺陷,要知道他們還正處於發育之中,完全有可能成長為一個記憶高手。

如何讓你的孩子過目不忘

(1)明確記憶目的,提出有意記憶的要求

孩子是否明確記憶目的,父母是否常提醒孩子有意記憶,對記憶效果和記憶力的提高影響很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和進行遊戲活動之前,父母應經常主動向孩子提出識記任務和要求。例如,在講故事之前,家長預先向孩子提出要複述故事的要求;看卡通片前,要求孩子第二天向奶奶說一說卡通片的大概意思;去動物園之前,要求孩子記住一些動物的外形、動作及神態,回來後把它們畫出來,貼在牆壁上給客人看。這就調動了孩子在這些活動中觀察、注意、記憶的積極性,發展了他的有意記憶力。

(2)培養孩子對記憶的興趣

德國大詩人歌德說:“哪裏沒有興趣,哪裏就沒有記憶。”可見,興趣與記憶的關係是極其密切的。興趣能使人的大腦皮層形成興奮優勢中心,進入記憶最佳狀態,調動起大腦兩個半球所有的內在潛力,從而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與記憶的潛能。所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讓你集中注意力。事實證明,你在做你感興趣的事時,最能集中注意力,忘掉身邊的一切,忘情投入。興趣能激發你積極思考,經過積極思考的東西能在大腦留下深刻的痕跡,容易記住。興趣能使你情緒高漲,而良好的情緒可激發腦肽的釋放。生理學家認為腦肽正是記憶學習的關鍵物質。總之,培養自己的興趣或使識記材料變得富有趣味,是增強記憶力的關鍵環節。趣味記憶的具體內容很多,這裏限於篇幅,不再贅述。

(3)提高觀察力和思維力

智力其實是一個整體。隻是為了便於說明,我們把它分門別類進行論述。任何一種能力的表現都有賴於其他能力的支持。記憶力的提高,需要觀察力和思維力的同步提高。

在以無意記憶為主的階段,幼兒觀察力的高低決定著記憶力的好壞。觀察有助於增強對事物的興趣,有助於信息編碼的條理性,有助於加強印象,使信息形象化、具體化。顯然,能加深孩子的無意記憶。

當孩子的有意記憶得到增強後,理解力的運用對記憶就很重要了。年齡越大,理解記憶越重要。不理解的東西很難被記住。理解是思維的功能。思維有助於對記憶信息的判斷推理,有助於對記憶信息進行編碼儲存,使之有序。

理解記憶之所以能獲得機械記憶難以企及的效果,是因為它使識記材料與識記者的知識結構建立了聯係。於是孩子的記憶將隨著知識的增加,知識的結構化而提高。擴展知識麵,增加知識積累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一種提高記憶力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