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開發智力必須從早期全麵抓起(4)(2 / 2)

(4)在遊戲活動中記憶

喜歡遊戲活動,是幼兒的最大特點。明智的家長絕不“命令”孩子記住這、記住那,而是讓孩子在玩中學、玩中記。細心的父母都會發現,孩子已經記住的許多東西往往是在遊戲活動中完成的。

可以訓練幼兒記憶力的遊戲很多,如說歌謠、講故事、猜謎語、唱兒歌等等。有一種叫“買東西”的遊戲,也很能訓練幼兒的記憶力。媽媽叫孩子到“商店”去買五種東西:肥皂、牙膏、電筒、刀子、鉛筆,同時給孩子五張紙條當錢。孩子反複記下後,就到爸爸開的“商店”買東西。爸爸問買哪些東西,孩子說一種,給張“錢”,父親就給一件物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所買東西的數目可逐漸增加,種類也可以變換為一些不常見的東西。

(5)給孩子提出明確的目的任務

不用說孩子,就是您自己怕也不記得走過無數遍的樓梯有多少級台階。但是,您如果跟孩子說“數數樓梯多少台階,星期天好去告訴姥姥”,孩子準會記牢。教孩子一首兒歌,可先向孩子說明,學會這首歌可去參加演出;要到幼兒園唱給老師聽;唱熟了把它錄下來,讓爸爸星期天回來聽等等。因為有明確的目的任務,孩子學起來一定認真,記憶效果也好。

(6)讓孩子學會“附加意義”的記憶方法

要記的內容有意義,您可以讓孩子在理解後才記,如果是一些沒有意義聯係的材料,您就應該引導孩子給要記的材料附加上一些人工的“意義”,以便記住它。附加意義的具體方法有“假想法”、“諧音法”、“形象法”、“歌訣法”、“推導法”等。譬如,你讓孩子記住你所在單位的電話號碼“441616”時,教孩子把它諧音成“事事一流一流”,就可以記住。如果孩子懂得乘法口訣,也可按4×4的口訣背這一號碼。再如,讓孩子記阿拉伯數字的字形,可以形象地想成:1像鉛筆細長條,2像小鴨水上漂,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隨風飄,5像秤鉤來賣菜,6像豆芽咧嘴笑,7像鐮刀割青草,8像麻花擰一遭,9像勺子能吃飯,0像雞蛋做蛋糕。

運用附加意義的方法,不僅是提高孩子記憶力的一個手段,更重要的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要讓孩子主動學會這種方法,靈活地加以運用,以增強自己的記憶效果。

(7)多種感官協同作用以提高記憶效果。

有個心理學實驗:以10張畫片為材料,單憑聽覺記的效果為60%,單憑視覺記的效果為70%,而視、聽覺和語言活動協同進行,記憶效果則為86.3%。因此,在交給孩子記憶任務時,應盡可能發動孩子的眼、耳、口、手、腦等各種感官同時參與記憶活動。

記憶的具體方法很多,除了以上幾點,父母還可以多利用孩子臨睡前的那一段時間講些故事、謎語、歌謠等。因為孩子學後就入睡,沒有別的內容幹擾,記憶效果好。

(8)掌握一些特殊的記憶技巧

這方麵的材料很多,很多人挖空心思創造了花樣繁多的記憶技巧,雖然其中有一些還是很有價值的,但是一個人不可能掌握那麼多的記憶技巧,天天玩技巧遊戲,反而記不住什麼東西。因為孩子的記憶反而被這些記憶形式給占據而忽略了要記的內容。理解記憶永遠是最重要的方法,也是運用最廣泛的方法,隻是每個人的理解方式各不相同。事實上,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特有的理解記憶方式,父母不必強製灌輸一些所謂的記憶技巧。

下麵是一個利用“編故事”的方式幫助記憶圓周率小數點後100位數字的例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試一試,看自己記住這100位數字需要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