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後,她管得更嚴了,不僅不許孩子和小朋友玩,還把家裏的電視機也鎖了起來,稍有不是便非打即罵。結果是孩子不但沒學好,反而越來越糟糕,撒謊、逃學,還一副寧死不屈的樣子:“你把我打死算了!”
母親這時開始反思了:“看來光打不行,要恩威並用。”什麼叫恩威並用?就是物質生活上充分滿足他,學習上還是一個字:打。
打來打去,孩子的心理出了問題,專門喜歡女性的內衣。母親知道後不但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及時想辦法糾正,反而把它作為要挾兒子的手段:“你如果不好好學習,我早晚要讓你沒法做人。”兒子變得更加悶悶不樂。
一天,兒子問媽媽:“你知道我整天在想什麼嗎?”母親樂了:“你肯定在想,‘媽媽為我這麼辛苦,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有了成就才好報答她!’”不料兒子竟說:“不對,我在想將來長大後怎麼把你殺掉!”
這話被母親當做了戲言。不久,悲劇就發生了。母親下班回到家,發現兒子又在看電視,便氣急敗壞地衝進兒子的房間,拿出在他枕邊找到的女式內衣,一邊晃一邊嚷:“小流氓,今天我就要叫你不好見人!”
隻見兒子眼睛發直,轉身衝進廚房,沒等母親反應過來,菜刀已劈頭蓋臉地砍了過去。
在監獄裏,有人問這個將母親活活砍死的孩子:“你媽媽平時對你怎麼樣?”孩子哭訴道:“在生活上,沒有比我媽媽更好的母親,她不知為我吃了多少苦;可在精神上,她根本不知道我需要什麼。”
這究竟是誰之過?
查:測測你的孩子是否超智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人把兒童記憶力的好壞,作為衡量兒童智力是不是超常的惟一標準,其實,這是不全麵的。雖然記憶力也是智力的組成部分之一,一般智力超常的兒童,都有記憶力強的特點,同時,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也離不開記憶。但是,邏輯思維能力,特別是創造性地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卻是智力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核心。智力發展超常的兒童,往往在這方麵有著較突出的表現。
孩子死記硬背一些書本上的東西,對讀書是一點也沒有幫助的,而且終究是會遺忘的。所以,我們不能把兒童驚人的背書能力,視為智力超常的表現。
宋朝高宗時候,朝廷在全國各地選出了一百多個“神童”,但是這班神童都不能成大器,對國家一點貢獻也沒有。推究原因,可能就在於片麵地訓練兒童的背誦能力,用死記硬背代替了想像和思考能力的發展。
宋高宗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麼賞賜過的神童,沒有一個登科顯名?”臣僚們回答:“這班童子僅僅能誦讀,不懂義理作文。”意思是說他們隻會背書,但並不理解,更不會運用。
看來,記憶力的好壞並不能證明是不是天才。那麼,衡量一個兒童是不是超常,有什麼科學的方法嗎?
相對地講,智力測試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怎麼進行智力測驗呢?在美國康涅狄格州耶魯大學任教的羅伯特·斯騰伯格博士致力於研究一種“多方麵”的測驗,這種測驗考慮到了其他素質,如想像力和實踐能力。
法國《問題周刊》上登載了一個表格,可以測試你的孩子是否屬於超智兒童:
項目得分
上學前就會識字6
愛看書,看得快2
對字典和百科全書表示有興趣2
雖很快學會了讀,但寫有困難1
喜歡和年齡較大的孩子或成年人交往2
喜歡交談2
提出許多問題要求解答3
生性好分心,如一旦入了迷,能表現出
很強的觀察力和洞察力2
評論他人1
討厭常規(洗澡,重複的練習)1
對不公平的事很敏感(即使與己無關)2
有幽默感2
喜歡複雜的遊戲(中國的七巧板,國際象棋)2
喜歡獨自一人勞動2
對天下萬物、對人類起源感興趣2
不做明顯努力就能獲得好分數2
具有發揮性審美感2
愛好常變1
在小學時人緣好,上中學後不如小學人緣好1
你的孩子如能得13分或14分,就表明他具有早熟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