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五:讓女孩多接觸小動物
研究發現,多接觸和飼養小動物的女孩,心思會更加細膩,也更能體貼和關心人,更加富有同情心。父母培養女孩的同情心,可以讓女孩從小多與小動物接觸,讓女孩在照顧小動物的過程中,培養豐富的同情心。
當女孩表現出對小動物的關心之情的時候,同情之心已經在女孩的心中生根發芽了。因為女孩會把自己的這種情感體驗用在自己平時生活中的其他人事上,而在不斷的回饋中,女孩會收獲來自別人的關懷和幫助,從而形成良性循環,讓女孩樂於去做一個有同情心的人。
讓你的女兒懂得感恩生活
現在的獨生子女,父母在他們身上投入了太多的關愛,如果不培養出女孩的感恩之心,那麼女孩就會對父母的關愛回以自己的冷漠和自私。這樣的場景是父母們所不願意看到的,也是對女孩教育失敗的一種表現。
培養女孩感恩地麵對生活,能讓她們在走進社會後,收獲更多的來自他人的幫助,即使麵臨失敗也能以堅強樂觀的心態去麵對。因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也是一個會與人分享,能夠與人良好合作的人,大家樂於與能感恩的人一起合作,共同走向成功。自私自利隻會成為女孩成長過程中的絆腳石。
張榮是家裏的獨女,從小伶俐聰明,學習成績也很優秀,父母漸漸地就對她十分溺愛了,養成了她驕縱、霸道、得理不饒人的個性。
張榮覺得父母對她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有一次,媽媽想嚐一點她的小雪餅,她就死活不願意,說:“這是我吃的,哪有大人還吃零食的?”媽媽就問她:“那你的什麼東西是媽媽可以吃的呢?”她想了想說:“一樣也沒有。”
張榮的這種行為,表明她不懂得感恩父母,父母給的關愛並不是理所當然的。女孩能夠用感恩的心來麵對生活,也就會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懷和付出。這種情懷,能夠滋生女孩更多的良好情感和品質,例如善良、孝心、同情心、分享精神等,所以父母一定不要忽視了對女孩的感恩之心的培養。
一個擁有感恩情感的女孩,將來才能成長為有責任感的人。女孩最要感恩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現在有人認為女孩感恩也是一種極強的競爭力,社會也喜歡去接受具有感恩情懷的人。
讓女孩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投入生活,她會收獲更多來自社會的友善和關愛,獲得更為良好的人際關係。
建議一:父母要做感恩的人
父母是女孩最好的老師。父母平時的言行是女孩最好的模仿對象。如果父母是會感恩圖報的人,那麼女孩會從父母那裏學習和模仿自覺地成為一個感恩的人。
父母在平時對於生活中給予自己幫助的人,能夠心懷感激地去報答,多給他人以言辭和行動上的感謝,特別是對自己父母的孝養。這些事情都會深深地刻印在女孩的心裏,給女孩很好的感恩教育。父母做感恩的人,是對女孩最好的模範影響。
建議二:讓女孩體會到父母的付出
父母不能讓女孩生活在一個過於被保護的環境中,不能讓女孩生活在真空中,不讓女孩看到父母的辛勞,也不讓女孩對父母的付出產生要回報的想法,隻要女孩坦然地享用就行了,這樣培養出來的女孩不知感恩,也就不足為怪了。
要讓女孩看到父母的付出,為她洗衣做飯,接送上學,輔導作業,生病守候等。父母辛苦勞動才能有收入,才能為她買新的衣服、書籍、學習用品。父母也會累,也會生病,回到家可以讓女兒給捶錘背,讓她知道父母很辛苦。
建議三:告訴女孩沒有人對你的關愛是必需的
生活在一個群體中,女孩會接觸不同的人和事,在麵對不同的人對她們的關愛時要心存感恩,因為,沒有人對別人的關愛是必需的。女孩同樣要對這種關愛給予積極的回應,表示自己的感激。
大院裏看門的劉大爺特別喜歡李丹,每次李丹經過都會與她打招呼,讓她騎車小心。有一天李丹帶幾個同學回家過生日,劉大爺像平常一樣笑著說:“今天怎麼來那麼多同學啊?”李丹怕同學笑話她和看大門的這麼親近,冰冷地說了句:“你管得著嗎?”
從那以後劉大爺再也沒和李丹說過話。李丹感到自己錯了。她把這件事說給爸爸聽,爸爸說:“不要以為人家的關愛是必需的,如果你不抱以感激之情,你永遠得不到別人的真正關愛。你應該給劉大爺道歉。”
父母要告訴女孩,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也不要認為他為你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別人給你一點點付出,你都要心懷感激去回報。
建議四:給女孩提供表達感恩的機會
父母不要剝奪女孩表達自己感恩之情的機會。
劉喬從小就很喜歡和媽媽膩在一起,所以她對媽媽的感情也特別深,平時媽媽幹活時,她就喜歡在旁邊幫忙。媽媽也從來不拒絕她的孝心,當她給媽媽端來一杯水的時候,媽媽就高高興興地喝下去,對她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