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父母應該這樣對女兒說話(1)(1 / 3)

學會蹲下來跟你的女兒說話

青春期的女孩本身就有很強的逆反情緒,如果父母再不注意自己對女孩的教養方式,則會對女孩的健康發展造成消極的影響。父母蹲下來和自己的女兒說話,女孩會把父母當成的親密朋友,和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

很多父母抱怨進入青春期的女孩和自己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她們把自己的心思藏得很深,父母都不知道女兒在想什麼。

蹲下來和自己的女兒說話,會讓女孩意識到自己人格的存在,才會懂得尊重和信任,主動地將自己的困惑告訴父母。蹲下來和女孩說話,不僅是教育的方式,更為重要的是它是一種教子理念。

梁晶今年7歲了,她是個很固執的女孩,隻要自己看上的東西就非要得到,否則就會和媽媽大吵大鬧。這次,梁晶全家和親戚一起出去吃飯,同去的還有個和梁晶同齡的女孩,在飯桌上,那個女孩搶了梁晶最喜歡的位置,梁晶撅著小嘴不願意坐到另一個位置上。

媽媽看到晶晶的表現,蹲下來微笑著對女孩說:“兩個座位是一樣的,既然妹妹已經坐在那裏了,你就要像個姐姐的樣子,坐到那個位子上去吧,等下次來再坐那個位子吧,好嗎?”梁晶聽了媽媽和藹的話,高興地坐過去吃飯了。

父母和女孩溝通最重要就是要講究平等和真誠,蹲下來和女孩說話,女孩會感到平等,受到了尊重。父母對女孩的尊重也會贏得女孩的尊重,她會樂意和父母說心裏話,父母也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難題,幫助女孩順利地度過青春期。

其實蹲下來和女孩說話隻是父母的一個簡單動作,而對女孩的意義則是父母對她的尊重。父母把女孩看作和自己一樣平等的人,是對女孩存在價值的肯定。

很多父母喜歡用自己的權威地位對女孩頤指氣使,這樣往往不能起到預想的教育效果,反而會激起女孩的逆反情緒。父母要站在尊重女孩的角度來看待她的成長,培養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好女孩。

建議一:把女孩當作自己的朋友

溝通是父母與女孩之間交流的最好方式,父母在和孩子的溝通中能及時發現她的問題,從而對女孩進行指導。父母要注意女孩的內心需求,深入體會女孩內心的苦悶,鼓勵她大膽地和父母說出自己的想法。

父母和女孩溝通的時候,要站在聽眾的位置上去傾聽女孩的想法,然後平心靜氣地和她交流想法,把女孩當成自己的朋友。

建議二:和女孩保持平等6歲的華華上幼兒園了,和其他夥伴相比,華華明顯地成熟很多。

別人都誇獎她是個懂事的女孩。這與華華媽媽對她的教育方式有關。

媽媽把她看作獨立的個體,每次當華華不聽話或是犯了錯誤的時候,媽媽都會蹲下來和她說話,因為華華矮,媽媽蹲下來正好眼睛能和她平視,華華的內心得到了尊重,也就能聽進去媽媽的教育和建議了。

很多父母習慣於站著和女孩說話,並且經常采用命令的語氣,以此來顯示自己居高臨下的地位。女孩對這樣的父母可能會表麵尊重,但是內心不會讚同自己的父母。這對親子關係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建議三:不用命令的語氣和女孩說話

女孩雖然年齡小,但是有獨立的人格和尊嚴。她們希望父母以對待成人的方式來對待她們。父母不要以自己的權威地位來對女孩頤指氣使,這樣隻會阻礙女孩和父母的良好溝通。

蔡妍今年10歲了,一直都是個很聽話的孩子,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媽媽發現她沒有以前那麼把媽媽的話當回事了。

一次媽媽回家後,蔡妍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成績單拿給媽媽看。可是媽媽很累,不耐煩地打斷了她的話,讓她去給她倒杯水,語氣還很強硬。蔡妍還想把話說完,可是媽媽很生氣。此後,她在心裏就對媽媽產生了怨恨。

父母要求女孩為自己做事時,要學會蹲下來,用請求的語氣和她說話,讓女孩在父母的尊重中自覺自願地做父母交代的事情。

建議四:父母要放下權威的架子

不少父母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覺得女兒是自己生、養的,她就應該聽自己的。他們把女孩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女孩一旦沒有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就會站在成人的立場上,擺出權威,絲毫不尊重女孩的感受。

秦瀾的學習成績不怎麼好,這次回家後悶悶不樂。媽媽看出了孩子的情緒,摸著女兒的頭,還蹲下來和女兒耐心地分析她平時學習上的缺點和考試不理想的原因。一點都沒有訓斥的意思,感覺就是女孩的朋友。秦瀾在父母朋友式的關愛中,總結了經驗,下次考試果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女孩是獨立發展中的個體,有自己的特點和需求,心智尚未成熟,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但是父母憑借著自己的權威地位,無視女孩的權利。父母和孩子進行交流的前提是:蹲下來和自己的女孩說話。父母要放下權威的架子,才能與自己的女兒共同成長。

建議五:重視和女孩的心靈交流

父母在和孩子的交流中要注意深入女孩的內心,發覺女孩內心的想法,不管多忙,都要蹲下來,用眼睛注視著自己的女兒,認真聽她幼稚或是成熟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