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父母應該這樣對女兒說話(2)(1 / 3)

父母可以幫女孩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想法,站在女孩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在幫助女孩清晰表達自己想法的同時,可以和女孩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女孩才能更加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建議四:不要隨意打斷女孩的傾訴

女孩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可是如果女孩的傾訴總是被父母打斷,導致她無法順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內心真實的話,便會對父母感到失望,甚至會自己封閉起來,形成孤僻、內向、憂鬱等不良性格。

父母要對女孩的傾訴要表現出興趣,即使對女孩的傾訴有意見也不要隨便打斷女孩的說話,要讓女孩產生被重視的感覺,從而完整地表達自己。

把你的女兒當成知心朋友

父母是女孩血緣上最親近的人,但並不表示女孩會把父母當作最貼心的人。在生活中,父母想和女孩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除了足夠的尊重外,還需要父母成為女孩的知心朋友。

父母隻有做好女孩的朋友,才能做好稱職的父母。合格的父母必須用真誠的行為去贏得女孩的信任。

父母要把女孩當成知心朋友,和女孩進行朋友似的交流,以便了解女孩的問題所在。女孩對父母信任,遇到問題時就會把父母當作自己的知心朋友對待,會和父母傾訴自己的困惑,尋求父母的幫助,這樣就能保證女孩的身心健康。

若林是個很固執的女孩,隻要自己想做的事情,非要做成才肯罷休。進入青春期以後,她的固執性格愈演愈烈,根本就聽不進去父母的話,即使自己犯了錯誤,在父母的批評麵前也不會承認。

若林的媽媽覺得自己應該換個方式來和女兒交談。她與孩子心平氣和地交流,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知道應該如何改正。在朋友式的交流中,女兒自覺地改正了壞習慣,成了一個乖巧的女孩。

青春期女孩的成人感和獨立意識不斷增強,這個時期的女孩都希望父母把自己當成成人來看待,她們渴望從父母那裏聽到對自己的肯定,希望父母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平等地和自己交流,父母和女孩之間是可以成為朋友的,而且可以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父母教育女孩的時候不要采取居高臨下、指手畫腳的方式,而是要和女孩進行思想和情感上的溝通,對女孩多一些鼓勵和表揚,少一些指責和批評。

父母要把女孩當成自己的知心朋友,用孩子的眼光來看待問題,讓女孩感覺到父母在和她們一起成長。同時,還要把和女孩的朋友關係持續下去,對待女孩的態度要始終如一,讓女孩真誠地和父母交流自己的困惑。

建議一:對待女孩的態度要真誠

父母在和女孩交流的過程中要態度真誠,不能存在虛偽的行為。要和女孩真誠地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讓女孩深入地了解自己,孩子才會敞開心扉把自己的事情告訴父母。

林敏今年上初一了,前幾天學校開家長會教育父母要和孩子做朋友,她本以為自己和父母的關係會得到很好的改善,可是事實並非如此。

這天回到家,她發現媽媽正坐在沙發上悶悶不樂,她一進門媽媽就開始嘮叨上了,說是碰見鄰居阿姨和自己說她家的女兒多懂事,學習成績多好。

因為林敏的成績不是很優秀,所以她的媽媽覺得很沒有麵子。林敏心裏很難過,這樣的家庭環境怎麼建立朋友關係啊,哪有看不起自己朋友的人?

父母要從女孩的視角看待世界,用一顆童心去理解他們的行為,有了這種平等融洽的關係,才能與他們真正溝通,被她們所接納。跟女孩說話時,父母要看著她們的眼睛,認真地聽她們傾訴,了解她們的思想,知道她們在想什麼。

建議二:把握和女孩交流的分寸

和女孩做朋友,父母還要注意自己身為父母的身份。父母要像對待成年人那樣對待孩子,孩子在感受父母威嚴的同時,還會感到父母的親切,自然會把父母當成朋友一樣。

父母不能無緣無故地溺愛女孩,滿足女孩的所有要求。要意識到即使是和女孩做朋友,雙方的位置還是有差距的,如果混淆了兩者的界限,會助長女孩任性、無理取鬧的惡習。

父母有必要為女孩撐起保護傘,但也該讓女孩接受風雨的洗禮,這樣才能保證女孩將來走向社會時能夠承受殘酷的現實。

建議三:耐心傾聽女孩的心聲

父母是生活中的主導者,對孩子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女孩的身心發展。

父母要學會傾聽女孩的心聲,女孩會把心中的困擾說出來,父母就能給予女孩積極的指導和幫助,父母和女孩之間的朋友關係才更和諧。

親子溝通是雙向性的,父母和女孩要做到無障礙溝通。在溝通時,父母要留給女孩充分說話的時間,認真聽女孩說話,還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和動作,應該眼神注視著孩子,對孩子表現出應有的尊重。家長隻有把女孩當成自己的朋友,教育才能產生效果。

建議四:調整好父母的心態

傳統的教育觀念將父母置於權威的地位,父母和孩子是一種領導和下屬的關係,父母的話就是孩子的聖旨,父母說的任何事情孩子都沒有權利反抗,隻能乖乖地聽話。在這樣的觀念的支配下,父母和孩子是做不成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