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想和孩子做朋友,就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以平等的態度來對待女孩,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不用命令和強迫的語氣和女孩說話,而用和朋友說話的語氣來鼓勵女孩。
建議五:真正走入女孩的圈子
和女孩做朋友,就要深入到女孩的圈子,參與到女孩身邊的事情中去,了解女孩的真實想法,這樣女孩才會感覺到父母的誠意,親子關係會更加和諧。
潘媛今年上三年級了,是個很內向的女孩,父母多次嚐試著和女兒進行溝通,可是女兒都沉默不語,所以父母根本就沒法了解女兒的發展情況。
這個周末,媽媽帶著女兒一起去遊樂園玩遊戲,以前都是女兒自己玩,媽媽在旁邊看著,這次媽媽和女兒一起玩,讓女兒的心情很好,還把自己的悄悄話告訴了媽媽。潘媛的媽媽還會做好吃的點心邀請她的夥伴來家裏吃。時間一長,潘媛變得開朗了許多。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參加活動和遊戲,也可以邀請女孩的夥伴來家裏做客,在娛樂和遊戲中增進感情。女孩在父母的參與中會把父母當作自己的朋友來愛戴和尊敬,教育的效果也會更加顯著。
和女孩一起分享喜怒哀樂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情感可以得到別人的認同,女孩也不例外。女孩的感情更加細膩和敏感,她們對於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的需求更加強烈。分享女孩的喜怒哀樂,可以增加父母和女孩之間的信任和理解,對於親子關係的溝通也有很大的幫助。
父母分享女孩的喜怒哀樂,是對女孩尊重的體現,在分享中,女孩會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心理上能夠得到滿足,才能夠將自己的情緒正確地表達出來,父母也可以見證女孩的成長,體驗女孩的喜悅和煩惱,幫助她排除前進路上的障礙。
父母要學會把女孩當成獨立的個體來看待,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和女孩分享,女孩才會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告訴父母。
姚鴿今年上五年級了,以前在學校裏是個愛說愛笑的女孩,可是最近她的情緒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她變得沉默寡言了,還常常一個人發呆。老師通過和她媽媽的交流發現,是因為媽媽的態度導致了姚鴿現在的狀況。
姚鴿在班裏的成績一直都不是很理想,可是上次考試她的成績提高了很多,老師在全班同學麵前誇獎了她。她回家後急著和媽媽分享她的快樂,但是媽媽以忙為理由根本就不給女兒說話的時間。自從那次考試後,她就變了很多。
父母和女孩一起分享喜怒哀樂,能夠促進女孩的身心健康。女孩對父母更加尊敬,父母對孩子更加理解和寬容,是對雙方都大有益處的事情。
女孩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告訴父母,父母就能及時發現女孩的問題,采取措施有效地引導。分享喜怒哀樂的過程中,溝通了父母和女孩的感情,女孩對父母的抵觸情緒減少了,才能更好地接受父母的教育。
一份快樂兩個人分享,就變成了兩份快樂;一份痛苦,兩個人分擔,則變成了一半的痛苦。父母要做女孩的知心朋友,平等地對待女孩,加強和她的交流,引導她說出自己的喜怒哀樂,來愉悅身心或減少心理的壓力,這時候的教育效果也會事半功倍了。
建議一:增加和女孩接觸的時間
很多父母忙於工作,沒有過多的時間和女孩接觸交流,這樣不利於女孩和父母的情感溝通。父母對女孩的關愛是任何其他的愛都無法替代的,增加和女孩接觸的時間,就能更好地傾聽女孩訴說自己的喜怒哀樂,從而很好地幫助她解除憂愁。
每個女孩的成長過程都是獨一無二的,父母要抽出時間來陪女孩一起成長,見證她的喜怒哀樂。父母和女孩待在一起的時間長了,才能增進女孩的信任,在信任的基礎上女孩才會坦誠地和父母說自己的喜悅或煩惱。
建議二:了解女孩的喜怒哀樂
女孩的成長需要來自父母的愛,不隻是身體上的,還需要心理上的。
她們需要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和父母分享,以期望得到父母的情感安慰。父母用心傾聽女孩的喜怒哀樂是對女孩的尊重,也是對女孩的信任,隻有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才能建立女孩和父母之間的信賴關係。
彭娟是班裏的音樂委員,最近學校組織歌詠大賽,作為音樂委員的她承擔起了組織同學練習唱歌的任務。可是班裏有幾個調皮的男孩總是不聽她指揮,老是和她對著幹。
回家後,她把自己的困惑向媽媽說了,正在看電視的媽媽關了電視,耐心地聽女孩的訴說,還幫助女兒出了主意,她讓女兒把集體榮譽感告訴那些不聽話的孩子。在媽媽的指導下,彭娟成功地說服了幾個男孩,班裏還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女孩對父母傾訴,是宣泄自己情緒的需要,從而使身心恢複到正常的狀態。她們也期望能從父母那裏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案。父母要坐下來,用心傾聽女孩的喜怒哀樂,以自己比較豐富的人生經驗為女孩指點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