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三:主動和女孩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
父母要把女孩置於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主動和女孩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隻有這樣,女孩才能敞開心扉,把父母當作自己的知己。
最近馨馨的媽媽因為下崗了,心裏很苦悶,她和馨馨的爸爸已經離婚了,自己帶著馨馨,想給她提供很好的生活,但是現在出現了那麼多的困難。
晚飯後,媽媽主動和女孩說自己的情況,懂事的女兒聽懂了媽媽的話,還安慰媽媽說:自己以後會好好聽媽媽的話,不會惹媽媽生氣了。媽媽看到這麼體貼的女兒很驕傲。從那之後,馨馨也會主動和媽媽說自己的喜怒哀樂。
父母不要將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要和女孩處於同樣的高度,用和女孩分享自己喜怒哀樂的方式來誘導她說出自己的想法。父母把自己遇到的快樂的事與傷心的事都和孩子分享,這樣會加深女孩對父母的感情,增強教育的效果。
建議四:給女孩一個民主的家
民主的家庭氣氛對女孩的健康成長是很有利的,女孩在民主的家庭環境中才能大膽地說出自己心裏的感受。融洽、和諧的家庭氛圍有利於女孩的心理發展和人格的健全。
當女孩和父母傾訴自己時,父母要積極地安慰、鼓勵孩子。當孩子完整地表達出來之後,父母要表示對她的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情緒才會平複下來,會理智地對待自己的事。
家庭是女孩最好的港灣,在民主的家庭中,女孩的快樂會更加愉悅,而憂愁則會減輕。
時,更喜歡用命令的語氣,他們隻關注自己的權威地位,而不考慮女孩的感受。專製的父母希望女孩絕對服從自己,父母和女孩之間就稱不上溝通,而是簡單地統治和被統治的關係了。
劉婷是初二的學生,她是個很內向的女孩,其實以前她也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在父母的專製教育下,她的開朗被懦弱所取代。
媽媽喜歡安排她為自己做事,並且口氣還很強硬,劉婷一開口反抗,媽媽就有一堆的嘮叨等著她,久而久之,她也習慣了媽媽對她的專製式管理,變得畏畏縮縮。
女孩的心靈是脆弱和敏感的,父母板著臉、用命令的語氣和女孩說話隻會挫傷她的自尊心。在教育女孩時,要平心靜氣、好言好語地交流,女孩做錯事情的時候,父母要耐心地幫助她分析做錯的原因,引導女孩走上正確的道路。專製之下的女孩,表麵上聽從父母的命令,實質上會產生逆反心理,或是和父母對著幹,或是畏畏縮縮,形成懦弱的性格。
建議二:尊重女孩
青春期的女孩獨立意識增強,渴望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她們對世界的看法會和父母的不一致,一旦不符合父母的想法,父母就會對女孩耳提麵命。女孩的社會經驗少,肯定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父母不能站在女孩的角度體諒和理解她們,而是一味地板著麵孔訓斥,這對女孩的身心健康都是極為不利的。
女孩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都想自己的努力得到父母的認可。所以,父母要把女孩當成成人來看待,尊重女孩的人格和所取得的進步,做好女孩的人生導師。
建議三:把女孩當成自己的朋友
父母在對女孩用命令的語氣說話時要換種思維方式,把女孩當成自己的朋友來對待。父母很少會對周圍的朋友采取命令或是訓斥的態度,隻有把女孩看成自己的朋友才能保證良好的親子關係,促進女孩的健康成長。
父母總是把自己置於比孩子高很多的位置上,習慣於對女孩發號施令,女孩得不到尊重就不樂意同父母做朋友。父母要盡量用商量的語氣和女孩說話,與她做朋友,和她一起成長。
建議四:換種語氣讓女孩幫忙
很多父母有這樣的體會,自己想要得到女孩的幫忙時,孩子會表現得不聽話,或是故意做錯。其實這和父母對女孩說話時的語氣有很大的關係:父母命令的語氣激起了女孩逆反的情緒,所以孩子不會服從。
趙倩今年上二年級了。今天是周末,媽媽的朋友要來家裏做客,為此媽媽很早就起來打掃衛生、買菜。媽媽突然想起來沒有買酒,但是家裏忙得不可開交,她看到了看電視的倩倩,想讓她幫自己去買。
媽媽以命令的語氣要求女孩去買酒,可是她好像沒聽見一樣坐著不動,媽媽試著換了個口氣和女孩說話。她親切地蹲下來和孩子說:“寶貝,你看媽媽太忙了,沒法出去買酒,你給媽媽幫個忙,好嗎?”趙倩看到媽媽的態度,高興地出去買酒了。
女孩雖然年齡小,但是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她們想得到父母的尊重,而不想父母把自己當成他們的私有品,呼來喚去。父母嚐試著用請求的語氣和女孩說話,會收到不一樣的教育效果,溝通的障礙也自然會消除。
不要以強勢口吻讓女孩服從
父母的強權意識是從父母的權威地位中獲取的,而父母的權威地位是女孩給的。存在這種意識的父母對待女孩經常采取粗暴的專製管教形式,對女孩的事情事事過問和幹涉,希望女孩溫順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