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章 父母應該這樣對女兒說話(3)(2 / 2)

建議四:讓女孩自己做決定

管製之下的女孩會把父母的話當成自己思想和行為的準則,不懂得自己去思考和選擇,隻有會選擇的女孩才會將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

父母不可能陪伴女孩一生,女孩的路還是要靠女孩自己去走,父母要把選擇的權利交給女孩。

菁菁一直生活在一個非常民主的家庭裏。對於她的事情,媽媽都會讓她自己去做決定,包括業餘愛好,媽媽從來沒有像其他父母一樣,強迫她去參加什麼培訓班,所以她的生活過得很開心。

她很喜歡畫畫,可是還有一年她就要考初中了,媽媽也害怕她會因此耽誤升學。但又想到女孩的事情應該讓她自己做主,她相信女兒能處理好兩者的關係。女孩果真沒有讓父母失望,考上了理想的初中。

父母尊重女孩,放手讓女孩自己選擇想要做的,女孩會從父母那裏獲得自尊和成就感,有利於女孩的身心健康成長,父母一味地替女孩做選擇,盡管可以幫助女孩少走一些彎路,但是從長遠來看,對女孩的成長是毫無益處的。

用說服改變你的女兒

女孩犯了錯誤,父母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是至關重要的,理想的教育方式既能增進父母和女孩的感情,又可以達到教育的目的,而說服無疑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

不少父母都喜歡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女孩,在這樣的方式下,女孩可能會暫時改變自己的錯誤,但是也會滋生對父母的逆反情緒。

女孩的健康成長需要來自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打罵的方式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適得其反。父母要學會和女孩講道理,用說服的方式來幫助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是和女孩進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達到理想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

秦晴是個愛美的小女孩,小時候她就很重視自己的外貌及穿戴。

她經常拉著媽媽去給她買漂亮的衣服,每天梳妝打扮的時間就要磨蹭很久,對於快要考高中的孩子來說時間是很寶貴的。

一次在路上,媽媽碰到了秦晴的班主任,老師說她上課的時候總喜歡照鏡子,老師提問她有時候都不知道老師問的是什麼,這樣下去她的成績會不斷下降的。

回到家,媽媽沒有生氣,而是心平氣和地和女兒進行交談,教育她認識到自己的任務,不能過於重視自己的外表,在媽媽的說服教育下,她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改掉了壞習慣,成績也上來了。

在傳統的教育中,父母擁有絕對的權威地位,孩子處於從屬地位,在這樣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是不需要講道理的。但是女孩進入青春期後,有了成人意識,這時如果家長還是沿襲以往的教育方式就會遇到反抗,導致父母和女兒的關係僵化。

父母要選擇和女孩講道理的時間,如果女孩剛發脾氣或是苦惱的時候進行說服,是不會起到教育的理想效果的,要選擇女孩冷靜下來的時候對其進行說服教育。

父母要懂得在孩子犯錯誤之後耐心地幫助孩子分析錯誤的原因,引導女孩改正自己的錯誤。父母用責罵和體罰的方式來讓女孩聽話,會得到和最初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馳的結果。父母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溝通方式,用說服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才是真正有效的方法。

建議一:堅持以理服人

對女孩的家庭教育,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對其進行準則教育,要讓孩子形成準則意識,掌握不同場合的行為準則,以便形成良好的習慣。

在幫助女孩養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說服教育是很重要的方式。讓女孩從內心接受父母教育的準則並適當地調整自己的行為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讓女孩接受準則並內化為自己的行為,就需要父母采取說服、講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當她犯錯誤的時候,也要采取這樣的方式讓女孩認識到自己犯錯誤的原因,以及要如何改正自己的錯誤,這樣才能改變女孩。

建議二:不要粗暴專製地來製服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