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中,女孩犯了錯,父母批評教育的言語中就會出現不恰當的用詞,這時女孩就會和父母大吵。父母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地位,會用高分貝的嗓門來對付女孩。這樣孩子的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粗暴專製是父母修養不成熟的表現,往往會和教育目的背道而馳,用這樣的教養方式教育出來的女孩會對父母產生絕對服從或是堅決反抗的行為,對於健康成長造成困擾。父母不要粗暴專製地來製服女孩,要采取溫和的方式來引導女孩改變自己。
建議三:選擇合適的時間說服女孩
青春期的女孩容易衝動,做錯事後,父母還沒有批評就會自己發脾氣,如果父母選擇在這個時刻教育女孩,那是徒勞無功的,因為女孩是不會聽進父母的話的,反而會導致女孩的情緒更加糟糕。
馬菲一直是個脾氣暴躁的女孩,隻要誰招惹她了,她的壞脾氣就會立刻爆發,但是事後她也會後悔自己沒有好好控製自己的情緒。
放學回家後,媽媽看出她情緒不對勁,嘴裏還嘟囔著什麼。媽媽沒有立即詢問和教育她,而是等到吃完飯,她穩定下來以後才和她談心。這個時候,馬菲也能聽進去媽媽的話了。
在女孩情緒激動時,父母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女孩的反應不予理睬,等女孩的惡劣情緒過後再去進行說服教育。但是如果女孩的錯誤已經對他人造成了危害,父母就不能等待女孩情緒穩定後才製止,而要立刻采取強製的手段,阻止女孩的錯誤行為,事後再選擇合適的時機說服女孩。
建議四:注意說服女孩時的語氣
在說服女孩的時候,父母的語氣是很重要的。同樣的話,用不同的語氣說出來,達到的效果就不一樣。溫和、親切的語氣會讓女孩樂於接受,嚴厲訓斥的語氣則會讓女孩產生厭煩的心理,不利於對女孩的教育。
涵語是個愛闖禍的女孩,經常和別的夥伴鬧別扭,還會動手打人。常常會有別的小朋友的父母來家裏向她的父母告狀。這時候涵語的媽媽會嚴厲地訓斥她,涵語在媽媽麵前也會乖乖地道歉。
把別人的父母送走,媽媽就會暴跳如雷地批評她,嗓門很大,直到涵語保證自己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為止。但是時隔不久,涵語還是會和別人動手,這讓涵語的媽媽很頭疼。
涵語的媽媽選擇的說服語氣不恰當,自然達不到理想的教育目的。女孩做錯事,本身就會有壓力,父母和藹的語氣能夠幫助女孩減輕心理的壓力,減弱女孩的逆反心理,還能促進父母和女孩的關係。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也是給女孩做出榜樣,女孩也會懂得文明禮貌。
鍛煉表達能力,讓女孩表達自我
生活在社會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要與他人打交道。尤其在當今社會,人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個人的知識總是有限的,更需要各方麵的協作,互相取長補短,這是學習和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這就要求孩子具備較好的表達能力了。
孩子的成功,不論是在學校還是走向社會,良好的表達能力都是促進孩子發展的重要手段。
現在的社會越來越重視傳遞信息的快捷性,而語言表達無疑是最普遍、直接的方式,女孩的表達能力強,能夠和別人順利地交流,別人才能得到正確的信息,促進辦事效率的提高。反之,女孩的表達能力弱,交流的目的也就不可能達到了。
妞妞是個很內向的女孩,現在上四年級了。她輕易不在外人麵前說話,很多時候,她都喜歡自己待在屋裏,不和外界接觸。媽媽覺得這樣下去,對她的性格和人格的健全不利,於是決定要好好幫助她大膽地說話。
媽媽帶女兒去圖書館。女兒看到琳琅滿目的書很興奮,媽媽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讓女孩回家後把自己看到的有意義的內容講給父母聽,孩子很樂意地答應了。結果,妞妞的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時間一長,她的知識豐富了,說話的內容也變得廣泛起來。
孩子表達能力差,不能正確地表達自己,對於女孩的成長和發展是不利的,隻有學會和別人流利地說話,才能全麵地展示自己,讓別人了解熟悉自己。
女孩的表達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要靠父母的培養。父母有責任和義務在孩子成長早期就著力培養她的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