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客
一
顏七抬起頭,看到一個年輕人站在他對麵。年輕人頭發很長,看起來已經很久沒有好好的梳理了,頂心那裏用一塊黃布紮了一下,其餘散落在兩肩。年輕人穿著一件白布衣服。製料很粗。他的右手鬆鬆地垂著,手指虛虛地張著。好像在握著什麼。年輕人的左手向顏七伸出。手中握著一柄刀。刀刃用一塊厚布裹著。刀柄是柚木的。刀的護手缺了半塊。
“磨刀。”年輕人說。
二
顏七所在的這個村子離縣城不遠。商販行旅來往不絕。村裏的很多人都拋棄了種地或者做長工這樣的力氣活,而改行做了小生意。光是飯館就有四家之多。顏七也是做生意的,但是他做的還是力氣活。他是個磨刀的人。和那些磨菜刀、殺豬刀、柴刀為生的人不一樣的是,顏七磨的刀,是殺人的刀。
三
這個縣城位於兩省邊界。做販運的客人很多。來這裏的客人,很少是走通衢大道的巨商,而是一些遮遮掩掩,在官府眼線之間穿行的人們。走在路上時,他們的目光一律閃閃爍爍,躲躲閃閃。道上不太平,很多人身上都備著刀。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買一把刀防身是必要的;但是做小生意的人,不同於江湖上的豪俠壯士們。他們當然買不起——也沒必要——一把砍金斷玉的寶刀。所以大多數時候,都隻能買一把普通的白鐵刀。走過漫長旅途的人們,自己身上都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皮膚病和傷痕,何況是一把廉價買來的刀?每次旅途之後,刀的情況都會很不妙。生鏽者有之,鈍刃者有之。這樣一來,顏七就有了生意。
四
顏七的師父在三年前的一天晚上出去喝酒,喝了一斤白酒之後就醉倒在桌上。一直睡到第二天,顏七來到酒店將手放在他鼻子下時發覺他已停止了呼吸。從那以後,顏七就開始撐起了這個磨刀鋪。他每天將自己磨好的幾把刀的樣品掛在屋簷下,然後坐在門口,眯著眼看著太陽。秋風蕭瑟時分,刀在屋簷下交相碰撞發出叮叮當當清脆悅耳的聲音。好像風鈴一樣。
五
顏七將右手伸出去。他的手和他身體的其他部分不一樣。他的身體其他部分依然年輕而挺拔,洋溢著健康的活力。但是他的手卻並非如此。經常泡水,經常與砂紙、磨刀石等等家什做伴,他的手已經早早衰老,帶著一個中年人的柔韌和沉鈍。他的手握住了柚木刀柄。刀柄粗礪。凸凹不平。這並不是一把優秀的刀。年輕人鬆開了左手。顏七用左手扶住裹刀的布,然後安靜地把手縮回來。一個富裕的或者優秀的刀客,刀上應該是有刀鞘的。而這個年輕人隻能用布裹刀。年輕人坐在了店鋪門口狹長的板凳上,抬起頭看屋簷下掛著的那些刀。
六
來顏七這裏磨刀的人,除了道上的行旅,還有許多沒事成排坐在屋簷下,等待著商旅伸出手指一指,就提起刀來當保鏢的年輕人。當然,還有一些剛出道的江湖刀客,和一些已經很老的刀客。顏七接待的階層是一個很寬泛的階層。那些要當保鏢的年輕人們,武功還不夠浪跡江湖,而又想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於是就隻好提著腦袋跟著行旅四海漂泊。希望半途跳出來的強盜比自己還差勁。而那些剛出茅廬的刀客們,既不是世家貴族,可以買得起鋒銳無匹的好刀,又不像成名刀客,既懂得保養自己的刀,又可以在刀用鈍後扔掉再定做一把。年輕的刀客們因為想當大俠,都沒有十分穩定的收入,算起錢來錙銖必究。而年老的刀客們有了一點積蓄,又知道自己保養刀的方式不如磨刀人那麼專業,所以也肯舍出些錢來,磨礪一下自己的刀。這些道理,是顏七磨刀幾年來想出來的。
七
顏七把裹刀的布揭開,掃了一眼刀身。白鐵刀。刀背不厚,刀刃卻鈍了。湊近一聞,隱隱有股血腥氣。而且血氣從刀尖一直到離護手三寸處,綿延不絕。血是傷刃的。顏七抬起頭,看了年輕人一眼。年輕人百無聊賴地抬頭看刀,伸出手指,輕輕彈了一下掛在他頭頂的一柄刀刃。“當”的一聲。其聲清越,如鳴鍾磬。悠悠縷縷。慢慢消散在門外車轔轔聲中。年輕人臉上現出豔羨之色。顏七知道這個年輕人經驗還淺。而且刀法拙劣——真正的高手,殺人時血是不會流遍整個刀身的。一年前顏七替一個大漢磨過刀。也不知是洗得得當還是什麼緣故,整柄刀隻有刀尖往下的四寸刀刃有血氣。於是顏七就知道這個大漢是個出手狠辣迅捷的刀手,是個相當了得的高手。
八
年輕人繼續坐著,東張西望。顏七沉靜地用清水擦洗著刀,動作細膩緩慢,好像在為自己心愛的女子擦洗著身體。年輕人的浮躁不定,使顏七覺得自己好像忽然老了好多歲。於是他下意識地做出一副更老成的姿態。他擦洗著刀,間或用挑剔的眼神打量著這個年輕人。他覺得,這個年輕人的浮躁不定並不足以讓他成為一個優秀的刀客。也許他更適合的是做做護院,而非闖蕩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