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詩書氣自華
教師視點
作者:王巧雲
增長智慧,提升才能的途徑有接觸大自然、聽長輩講故事、與同伴玩遊戲等等,除此之外,最好的最長效的途徑就是閱讀。閱讀在人的一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而要讓學生熱愛讀書,並養成習慣,堅持終身,則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不能心急,必須循序漸進地引導,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好讀書,讀好書,多讀書,為自己的未來儲蓄知識財富。
一、激發興趣,熱愛讀書
當今的學生普遍讀書興趣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找到讀書的快樂,沒有感受到讀書的意義,因而也就毫無興趣可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願意讀書,必須先有讀書的興趣、閱讀的欲望。因此,我平時利用多媒體、故事擂台、課本劇等途徑來激發學生閱讀的欲望。
二、課內得法,拓展延伸
課本中的文章都是很好的例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引導學生讀得開心,讀得快樂,讓學生主動走進文本,掌握方法。同時,教師還要拓展閱讀與文本相關的文章,讓學生的方法有實踐的陣地,閱讀到更多的書目。
三、推薦書目,每天讀書
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堅持天天讀書、寫文章,大家尊稱他為“文豪”。因此,我根據平時的積累,推薦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圖書,並努力讓學生做到天天必讀書,每天至少讀書半小時,星期天多讀一小時,並利用節假日博覽有益書刊,豐富知識,提高素養。
四、建圖書角,拓寬視野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要讀書,沒有書可不行。我要求每名學生在家裏建立一個小小圖書角,把自己已有的書和新買的書分門別類地整理好;再把自己看過的並覺得有價值的書帶到學校,放在班級的圖書角中,與其他同學分享。這樣既可節約開支,減輕家庭負擔,又可達到人人多讀書的目的。平時,按照學校的規定,定期定時到學校圖書室借書、閱讀。多方麵結合,多形式組合,促使學生博覽群書,拓寬視野。
五、營造氛圍,養成習慣
教師平時要堅持與學生共同讀書,並隨時隨地為學生營造讀書的氛圍,加強閱讀方法和閱讀途徑的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六、合理評價,堅持不懈
恰當合理的評價,有利於學生課內外閱讀活動的健康發展。因此,我對學生的讀書活動一周一小結,一月一評價,一學期一總結。多鼓勵表揚,以保護學生的閱讀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他的成功不過是把童年時的問題和興趣一直保持下來。可見,童年和童心的作用是多麼巨大。“童心的價值遠遠超越了年齡的界限,在一生中發揮著神奇的力量。”因此,我們要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為幸福人生奠定一個堅實的精神基礎,真正達到“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境界。
【作者單位:山東省高密市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