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給孩子的自信添磚加瓦,抗挫折的孩子不怕輸(3)(1 / 3)

"我孩子在家的時候還可以,但在學校卻經常和同學產生矛盾,每次去開家長會我都感覺好沒有麵子。"

……

諸如此類的現象在我們生活中並不鮮見。在孩子的這些壞毛病麵前,父母們深感無奈,不知所措。

實際上,孩子之所以如此苛刻,不懂寬容,根本原因是由於孩子天生敏感度比較高,一點點刺激就可能讓他們大發雷霆,用哭泣、發脾氣來表示自己的不滿和憤怒。更有甚者,還會采取報複的形式,將自己的不滿發泄在別人的身上。

這種做法的害處可想而知,它不僅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還會為他們未來的人生和交際設下絆腳石。所以說,為了孩子的幸福,為了孩子未來的人生,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就應該培養孩子寬容的心態,讓他們摒棄憎恨、抱負等心理。

1.懂得分享的孩子心胸更寬闊

通常來講,一個孩子如果懂得分享,那麼他的性情多是溫和和善解人意的。所以,要想讓孩子心胸寬闊,父母有必要教會他學會分享。吃的零食,玩的玩具,一次遊玩後的心情都可以成為孩子和同伴分享的內容。

小來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但是因為她有一個知書達理、善良寬容的媽媽,為此小來的成長一點不遜於別人,而且比起同齡人來,小來的知識儲備、品德修養等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媽媽常這樣教導小來:不能祈求別人做什麼、怎麼做,我們能做到的隻是要求自己做什麼和怎麼做。對於我們所擁有的,不管是旅行中的見聞,還是一份愉悅的心情,都可以拿出來和朋友分享,這樣別人才會更喜歡和我們接近。即使不喜歡也無所謂,我們隻當對方對此不感興趣好了,而不要因此耿耿於懷。

在媽媽的教導下,小來成長為一個健康、活潑、寬容的孩子,周圍總是圍繞著很多好朋友。

2.時刻提醒自己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在孩子眼裏,父母是了不起的,是正確的。因此他們喜歡模仿父母的樣子說話、做事,甚至思考。所以,要想讓孩子做到寬容,父母首先要懂得並做到寬容。

比如,在與鄰居之間產生矛盾的時候,自己不要斤斤計較,要懂得寬容別人;在買東西的時候不要因為一點點的缺斤少兩就和賣方爭吵不停,尤其是帶著孩子逛街的時候;當父母說自己哪裏不對的時候,自己不要"頂嘴"……總之,隻有父母做到了和同事,和家人,和鄰裏和諧相處,孩子才可能成為一個懂得寬容、心胸寬廣的人。

3.鼓勵孩子走出自己的"小小城堡"

孩子隻有眼界開闊,心胸才會越來越開闊,而開闊孩子眼界的最好方法就是讓孩子親近大自然。大自然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可以讓孩子煩躁的心緒找到慰藉。大自然猶如一本經書,當孩子不斷閱讀並申領其中的奧秘時,他們就會懂得怎樣生活,同時也學會了怎樣寬容別人。

節假日裏,父母可帶孩子去郊遊,或者到無邊際的海邊遊玩,讓孩子盡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麗。

當孩子學會了分享,並感受到分享帶來的快樂;當父母做好了榜樣,並能夠持之以恒,相信孩子就可以摒棄心中的狹隘心理,成為一個懂得寬容的人。

細節27:正確批評,給孩子前進的動力

梓勳雖然頭腦聰明,活潑開朗,但因為他總是做事有始無終,使得父母很為此頭疼。他們發現,梓勳做事一開始都是信心十足的樣子,可每當遇到點困難就打退堂鼓。

爸爸媽媽經過反思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找到了症結所在。原來,他們一直都信奉要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可是顯然,現在孩子表麵上看來是自信滿滿,可實際上在麵對困難的時候還是隻能做"表麵文章",真遇到問題了,就以一副"這個問題我不行"的態度偃旗息鼓了。

梓勳的英語成績一直不好,導致他對英語越來越沒信心。前段時間,梓勳的英語考試成績隻有63分,在班裏屬於下遊水平。

回到家,梓勳把試卷拿給媽媽看時,媽媽為了讓兒子保持信心,就說:"梓勳,你這次考試進步很多了,你看看,後麵的閱讀題目都能作對一道了,我記得以前你後麵的閱讀題都做不對的。再接再厲,其實你很棒的,你知道嗎?"對於媽媽這樣鼓勵的話,梓勳早已經習以為常了,他垂頭喪氣地說:"這破英語也太難學了,我天生就不是學英語的料,哪像數學,好歹一聽可我都能考90多分。"

這時候,梓勳的爸爸拿起了他的考卷,看了一會,他把梓勳叫了過去,表情嚴肅地說:"咱們來分析一下你丟分的地方。你看,這個單詞你把兩個字母寫顛倒了,是真的不會呢,還是馬虎大意?我看,就是你的態度不認真,太粗心大意,馬虎了!"看著爸爸有些嚴厲,梓勳低頭沒有出聲。爸爸接著說:"因為你的學習態度不認真,所以養成了一種消極的習慣了。"聽著爸爸少有的嚴厲的話,梓勳抹起了眼淚。

從那以後,爸爸經常檢查梓勳的作業和習題,一發現有不滿意的地方就批評他。時間一長,梓勳的英語成績還真的提高了不少,最重要的是他現在在學習態度上很端正,遇到難題也會努力求解了,自信心提高了很多。看著兒子的進步,梓勳的媽媽笑著對老公說:"你還真有辦法,用批評就讓孩子自信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