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5、6歲時,被稱為學齡前期,這一時期的孩子有3個特點:一是體格發育減慢,比如體重的增加速度較0~3歲時減慢,平均每年增加約1.5~2千克左右,身高的增長速度較體重相對快些,平均每年增7~8厘米;二是智力發育更趨完善,求知欲特別強,這個年齡段是養成好的品德、行為習慣的關鍵期,也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三是呼吸道疾病、胃腸道疾病及齲齒的發病率極高。因此,學齡前期的身心保健十分重要。
學前孩子的睡眠管理
睡眠不足會影響學前孩子的正常發育。加拿大某醫院曾對1500名年齡在2.5~6歲孩子的睡眠狀態進行了研究。研究人員讓孩子們的母親記錄他們每晚的睡眠時間,並對孩子多動、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和白天犯困等不良情況進行了記錄。結果發現,隻有一半的孩子睡眠是正常的。研究人員指出,如果孩子長期睡眠不足,會對發育造成不良影響,比如語言能力發育緩慢、記憶力下降、較難認知事物,甚至還會推遲智力發育的時間等。
充足的睡眠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保障,每一個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和不同的環境中所需要的睡眠時間都是不同的,所產生的睡眠困擾也各不相同。作為父母,一定要采取各種措施保證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睡眠。
提前15分鍾睡覺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睡眠時間逐漸減少,3~4歲的孩子每天需睡12小時(包括午睡),4~6歲每天需睡11小時。父母可以在孩子早上醒來時觀察一下,如果孩子醒來感覺很好,說明他睡好了;如果孩子在早上很難被叫醒,或吃早餐時打瞌睡,說明他的睡眠時間不足。孩子睡眠不足會導致孩子過度疲憊,父母可以嚐試著讓睡眠不足的孩子提前15分鍾睡覺,連續提前幾天,直到第二天他醒來後感覺良好就可以了。
孩子愛做噩夢怎麼辦
一般來說,孩子在2歲以後,與睡眠相關的困擾會日益增多,學前時達到頂峰,在此階段多會發生夢遊、夢話情形。因為在此年齡,孩子們有很多奇思怪想,他們還不能完全把夢境和現實分清楚。白天,孩子們在一起會開心地談論噩夢裏的妖怪。在睡覺之後或半夜裏,“妖怪”們又來了。這時孩子會產生令自己恐懼的幻想,感到非常害怕。
針對這種情況,如果孩子哭喊著求你幫助,你可以抱著他睡到你的床上;如果孩子總是做相似的噩夢,或者感到極度恐懼,你應該帶他去看看醫生;如果“妖怪”不肯走,你可以幫助他與“妖怪”鬥爭,拿一根棍子叉住“妖怪”扔到窗外或在他床頭放一把“手槍”,這樣,孩子就會有勇氣和“妖魔”進行鬥爭了。
打呼嚕:孩子健康發育的“阻礙器”
幾個月來6歲的小榮晚上睡著後就開始打呼嚕,張著嘴呼吸,身體翻來覆去不安穩。有時候,一口氣能憋住幾秒鍾,翻個身大喘一口氣後再接著睡。他媽媽也沒在意,認為孩子睡覺打呼嚕,說明睡得沉、睡得香,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其實,孩子睡覺打呼嚕是一種睡眠障礙,對健康有害。孩子睡眠打鼾伴張口呼吸多發生在學前,這類孩子在體重和身高上也往往低於同年齡的孩子。睡眠時張口呼吸,會使呼吸道的阻力增加,從而增大胸部的負壓,久而久之會造成孩子雞胸;張口呼吸還有可能使顱麵骨發育受到影響;嚴重時還可能因長期通氣不足產生肺源性心髒病。
孩子睡眠時打鼾,最常見的原因是腺樣體肥大和扁桃體過度肥大。所以,如果您的孩子經常打鼾,應該及時到醫院耳鼻喉科進行檢查,有問題及時治療。
讓孩子習慣於獨立睡眠
學前,是培養孩子獨立睡眠的關鍵時期。孩子獨立睡眠既可以避免大人對他們的幹擾,還有利於逐漸培養孩子的膽量和獨立、自立能力。
孩子都需要安全感,他們已經習慣於有人在身旁,往往和父母分睡很困難。所以,讓孩子養成獨立睡眠的習慣還需要父母加以訓練。以下一些方法可以幫助孩子養成獨立的睡眠習慣:
1.給孩子講一些勇敢的故事,讓孩子認為獨立睡覺是一件勇敢的事情。
2.讓孩子意識到白天和夜晚的區別。孩子在白天睡覺時,父母不要害怕聲響吵醒孩子,該做什麼就做什麼,白天也盡量不要把屋子遮黑,這樣,孩子會很快適應身邊的環境,並開始意識到白天和夜晚的不同。
3.要給孩子布置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房間。房間的布置應以溫暖舒適為主,而且在布置房間時應考慮孩子的喜好,盡量讓孩子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