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漢見有個可愛的孩子主動和他搭話,他就很有興趣地停下來跟小卡爾說起了話,流浪漢告訴小卡爾:“貧困讓我流浪,我需要的是麵包。”流浪漢覺得他隻是隨口說說,他沒想過這個稚氣的孩子會給他什麼幫助。一會兒,小卡爾似乎想起了什麼,突然向家的方向跑去,流浪漢就又和小卡爾的父親聊了幾句。不一會兒,小卡爾雙手捧著兩塊麵包氣喘籲籲地來了,他走到流浪漢跟前,把麵包遞給他,“給你麵包。”流浪漢很感動,他看了看小卡爾的父親,老卡爾·威特示意流浪漢接過麵包。流浪漢接過麵包,謝過小卡爾,又謝過老卡爾,感激地離開了。
老卡爾·威特這時候蹲了下來,他問兒子:“你為什麼要給流浪漢麵包?”小卡爾回答說:“叔叔家很窮,他需要麵包。我就把我們家的麵包送給他了,你不是經常教育我要有同情心、要幫助別人嗎?我想你和媽媽都會同意我這麼做的。”父親讚許地點了點頭,摸著兒子的腦袋說:“兒子,你做得很對,我們就要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
正是因為老卡爾·威特一直以來不僅注重兒子的智力教育,而且更注重他的性格培養,時常教育兒子要努力去幫助別人,小卡爾·威特才小小年紀才不僅智力出眾,而且性格也很好,很有愛心和同情心。
7.賣布鞋與賣雨傘的女兒
消極的情緒和言行不僅會影響到別人的心情和言行,而且,對自己的心情和言行也會有很大的殺傷力。有一位老太太,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布鞋,二女兒賣雨傘。最初,這個老太太很消極,下雨天為大女兒發愁:“大女兒的布鞋下雨天可不好賣啊。”晴天她會為二女兒發愁:“大晴天,二女兒的雨傘不好賣,唉。”為此,這個老太太幾乎每天都過得很不開心,常常會茶飯不思、無心做事情。後來,有高人給她指點:“你雨天的時候要想著二女兒的雨傘很好賣,晴天的時候要想著大女兒的布鞋很好賣。”老太太努力去做了,果然她變得心情開朗多了,也有精神去做事情了。
現在,有很多孩子也會因很多原因而有一些消極的情緒和言行,如果他不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關愛、賞識、尊重等需求,如果他麵臨來自父母的、學校的、自身的和社會的學習上的很多壓力,如果他的父母也習慣於以消極的態度做事、教育子女,那麼孩子就會很容易產生消極的情緒和行為。消極的情緒和行為對孩子有很多不利影響,它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會阻礙他的很多積極行動,會降低他學習和做事的效率和效果,嚴重的還會導致他產生某些心理的或生理的疾病。所以,父母要注意幫助孩子克服消極的性格弱點,這對他現在的學習和生活以及成年後的事業成功、生活幸福都是非常重要的。
給父母的建議
交談時多用積極詞彙
我們很容易會發現,心態消極的人不管是在自己思考問題的時候,還是在與別人交談的時候,他總是用很多消極的詞彙,總是在抱怨生活中的困難、不公、挫折和不幸等,他看問題總是看到問題的消極麵,並下意識地、習慣性地用消極的語言來表達出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消極的思維方式也很自然地通過消極的語言表現出來,這是讓孩子養成消極性格的重要原因。
有個小學生時常“鬱悶,鬱悶”地抱怨個不停,不是張同學話太多、囉哩囉唆招人煩,就是數學老師太嚴厲,批評他時不給麵子,不是作業太多,就是飯不好吃,他每天似乎總有很多不順心的事情。他的父母有時候很奇怪:“你小小年紀,不愁吃不愁穿的,也沒有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你鬱悶什麼呢?”
原來這對父母本身就一直是非常消極的人,不管在家在外,他們不是抱怨這就是抱怨那,言談中的消極詞彙特別多,而這些消極的語言和表情也讓孩子變得很消極,習慣了抱怨和指責。這對父母在家裏時常會責備、抱怨孩子,他們看到兒子的總是缺點,總是他做得不好的地方,“你寫字怎麼這麼慢呢,你就不能快點?”“你吃個飯也拖拖拉拉,真是煩人。”“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呢,你想氣死我啊?”而且,夫妻之間的談話以及他們談論別人的事情也總是很消極,“你怎麼就不知道幫我分擔一點家務呢,真是懶人一個。”“你能不能別再這麼囉唆,煩不煩啊?”“我們領導真是周扒皮,天天催著我們快點幹活,真煩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