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你以後啊!要多讀讀兵書,多研讀孫子他老人家兵法戰策,才能不愧於你這大將軍的雅號哇。”

“喳!謝總兵大人教誨!”鮑鐵憨憨一陣傻笑,拱手道。

真是榆木腦袋,不開竅。劉銘祺歎了口氣,接著傳下命令。把今夜在混亂中匪寇遺丟下來的八門火炮以及彈藥全部配備火槍騎兵營。暗想:這一仗真是收獲頗豐啊!連匪寇的命根子都給奪來了,看他們以後還狂妄不狂妄,以後,火槍騎兵營便可更名為槍炮騎兵營,豈不是如虎添翼。

隨後又命鮑鐵,將此大捷之戰立即派傳令兵快馬向康襄城裏的王總兵通稟,讓他老人家也高興高興,說不定,這一高興啊!病也好了一大半。

此時,其他三位參將也紛紛趕了回來,下馬施禮過後,孫竹笑嗬嗬地道:“總兵大人,這此仗打得真痛苦,咱們終於可以揚眉吐氣啦!”

劉銘祺微微地點了點頭道:“嗯。不過,小心駛得萬年船,先別高興的太早,別忘了,匪寇們少說還剩下數千兵馬和幾百條洋槍呢!不可輕敵啊!”

孫竹接話道:“輕敵倒是不敢,不過,眼下我軍糧草全無,是不是該回康襄城補充些糧草給養,然後再……”

話未說完,劉銘祺搖了搖頭,打斷道:“不可!我們即使沒了糧草,可是匪寇們的糧草不是同樣也化為灰燼了嗎?咱們是叫花子還怕他要飯的嗎?你們猜,匪寇的下一步會怎麼辦啊?”劉銘祺有意考了考眾將,自打當了這個總兵大人後,不是自吹自擂,他的軍事指揮才能真是綽綽有餘,真搞不懂手下這幾個參將的腦袋為何總是慢半拍,事事都要他親自提醒暗示才能悟出道理。

眾人沉思片刻,劉習眼前一亮,先開口道:“他們一定會回璦琿城!”

劉銘祺麵無表情地道:“對嘍,咱們可不能給匪寇們任何喘息的機會。更絕不能放虎歸山!”

眾人恍然明了,連連點頭,“總兵大人站得高看得遠,高明啊!真是令我等望塵莫及,心悅誠服。”終於明白劉銘祺意圖的趙正純連聲讚歎不已。

劉銘祺隨即臉一沉,命令道:“傳我的軍令,留下三百清兵在此打掃戰場,之後,立即返回康襄城待命。小寶勝任營千總之職,槍炮騎兵營任攻城先鋒營,速率大營先行爭奪璦琿城,其餘四營急速行軍,隨後增援。”劉銘祺的心腹之人小寶盡管膽小怕事,身份卑微,自從與劉銘祺結識之後,每每關鍵的時候肯定會被他推上重要的軍事崗位加以磨練。玉不磨不成器,人不磨不成才。英雄不論出身,隻要有人提拔重用賞識,終有一天會出人頭地揚名立萬的。

“喳!”四將軍和小寶同時得令,轉身急急而去。劉大總兵分析得沒錯,很顯然,被偷襲過後的匪寇們,糧草盡失,傷亡無數,急需回璦琿城休整,意圖重整旗鼓卷土重來。如不趁機先發製敵,端了他們的老窩,讓他們有家不能會,有城不能進。再加上無糧無草,勢必讓匪寇們雪上加霜,軍心大亂,無路可走。

雖然劉銘祺在後世沒讀過兵書,也沒打過仗。但現如今卻憑著他靈活多變的頭腦和狡詐的手段,已然將匪寇們一步步逼入絕境。

……

淩晨卯時,天蒙蒙亮,士氣如虹的大清兵浩浩蕩蕩開赴璦琿城,爭分奪秒,一路奔襲,待到兵臨城下的時候,已能遠遠地望見璦琿城大開城門,英姿煥發的小寶笑嘻嘻地站在城門口列隊歡迎劉銘祺率兵進城。

留守在璦琿城內的匪寇不足五百,小寶率領的槍炮騎兵營勢如破竹,不費吹灰之力,便殺進城內,投降不殺,反抗必死,一股腦將匪寇全部俘虜,關進城中的大牢。

進城後,劉銘祺不敢有半點疏忽,除了命令四營分別把守璦琿城四麵城門外,又安排十幾名守備帶著火頭軍到城中的百姓家買糧。眼下迫切急需解決的是全軍將士和戰馬的糧草問題。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這可是燃眉之需啊!不能耽擱,絕不能讓將士們餓著肚子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