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培養孩子虛心好問的好習慣(1 / 1)

培養孩子謙虛的品格。不懂就問,不恥下問,隻有如此才能把學習搞好。

司衛東生於1970年10月。1986年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畢業後在著名超導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忠賢處攻讀博士學位。1997年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物理係做博士後研究,2000年進入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物理係從事超導研究。

當衛東進入小學高年級時,爸爸發現他喜歡唱歌,喜歡聽歌,可是哪一首歌他都唱不到頭;他喜歡看足球比賽,可自己並不好動;一台收音機讓他拆壞,不能還原;但是他喜歡看書,性格好靜,因而爸爸認為他搞理科比較合適,於是爸爸便根據這個大的方向來激發他對科學的興趣。

小衛東有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就能夠促使衛東產生興趣。爸爸從這一點出發,注意在家教中引起衛東的好奇心,而每一次好奇心的誘發又都是以身邊的科學為內容的。

坐火車時,爸爸問衛東:“衛東,你看這車窗外的樹為什麼往後跑呢?”“因為火車在往前開。”衛東回答。“那你再看看遠處,遠處的那些樹木是往後跑還是往前跑呢?”啊,遠處的樹怎麼會朝前跑呢?整個大地看上去好像在圍繞一個看不見的軸在轉動。“爸爸,這是怎麼回事?”於是,爸爸給他講解了一番,引發了衛東對運動現象的濃厚興趣。

在教衛東學騎自行車時,爸爸問:“我要把一個箱子從外屋推進裏屋,這摩擦力是好是壞?”“不好,推起來費力。”衛東回答。“那自行車輪子跟地麵的摩擦力是好是壞?”衛東回答不了了。爸爸就解釋說:“自行車後輪和地麵的摩擦力向後,那麼它的反作用力就是向前,推動自行車往前,所以人在車上踩腳蹬子,就可以往前行駛。”“那這個摩擦力是好的了。”衛東說。“不全是好的,前輪跟地麵的摩擦力又是不好的了。”

他們回到鄉下,爬山鑽溶洞看鍾乳石的時候,爸爸就對他講山、講水、講古跡;進城時,在公共汽車上,有位子他們也不坐,而總是站在最前麵看司機怎麼開車;洗衣服,爸爸也把衛東喊過來看看,再用手指在漩渦中心的空洞處試試,告訴衛東龍卷風形成的道理……

這樣一次又一次利用衛東的好奇心,進行誘發。終於使衛東初步產生了對科學的興趣。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由淺入深”,把他產生的興趣鞏固下來。

培養孩子虛心好問的習慣,我們給父母們的建議是:

1.做功課遇到疑難問題時。不要讓孩子依靠父母解決。最好是做一些提示、反問,鼓勵他獨立思考,放棄依賴心理,因為做功課是他的責任。

2.培養孩子謙虛的品格。不懂就問,不恥下問,隻有這樣才能把學習搞好。

3.要啟發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當孩子發現書上有不懂的問題,問為什麼時,父母要耐心回答,還要稱讚他能虛心好問。有的孩子學習上怕苦怕難,一遇到難點就問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怎麼做。這時不能直接告訴他答案,要鼓勵他自己動腦筋去想,要啟發他,自己去解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