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培養孩子樂觀放鬆的好習慣(1 / 1)

積極的情緒體驗能夠激發人體的潛能,使其保持旺盛的體力和精力,維護心理健康,輕鬆愉快地進行學習;消極的情緒體驗隻能使人意誌消沉,有害身心健康從而導致厭學情緒。

樂觀地麵對人生,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話題。對於我們年輕的父母來說,保持樂觀的情緒其理由是顯而易見的。一般來說,對那些能夠滿足自己需要的事物或對象,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滿意、高興、喜悅、愛慕的積極情緒體驗;反之,就會產生痛苦、憂愁、厭惡、恐懼、憎恨的消極情緒體驗。積極的情緒體驗能夠激發人體的潛能,使其保持旺盛的體力和精力,維護心理健康;消極的情緒體驗隻能使人意誌消沉,有害身心健康。學會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達爾文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學家,是進化論學說的奠基人。他對子女的教育也給人們留下了難忘的一頁。

達爾文出生於1809年,22歲畢業於劍橋大學。後以生物學家的身份乘海軍勘探船貝格爾號作環球旅行,曆時5年。在此期間,他飽覽了各地的大好山河,收集了大量有關動植物和地質方麵的資料,為他對生物學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842年達爾文到倫敦定居,開始了他的巨著《物種起源》的寫作。時間對於這位科學家來說,是十分寶貴的。為了保證他的寫作,他的妻子特意製定了一條家規,那就是在爸爸工作的時間,誰也不能去打擾爸爸。可是,他並未因此而忽視對孩子的教育和關心。每逢星期天,他都要非常樂觀地陪同孩子們一起玩耍,做遊戲。他們有時漫步在鄉村小路上,邊說邊笑,有時來到倫敦的動物園,去觀賞那裏的珍奇動物。每天晚上,他總是興致勃勃地為孩子們講故事。每當他講起他乘貝格爾號環球航行時的所見所聞時,他總是那樣的興奮。這些海外奇談,使孩子聽得十分入迷。

達爾文時刻關心孩子們的身體健康,並且注意父母的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每當他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他總是那麼樂觀,從不對孩子發脾氣。他說:“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發脾氣就等於在人類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他的三女兒曾說:“父親在他一生中,從沒有對任何孩子說過一句生氣的話,而我們也從沒有不服從他的念頭。”有一次,還未滿4歲的兒子,想找父親玩,他似乎忘記了母親所訂的規矩,在父親的工作時間,敲響了書房的房門,怯生生地張開了小手,掌心上放了6個便士。他想用這種方法來讓父親同他一起出去玩球。正在工作的達爾文,抬頭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小兒子。小家夥對爸爸說:“走吧!上街去,我給你買糖吃。”望著孩子天真可愛的神情,他立即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毅然陪同孩子到花園一起做遊戲。在回來的路上,他邊走邊說:“這一次我陪你玩,以後在我工作的時候,可不能再來約我了啊。”小家夥點了點頭。

培養孩子樂觀放鬆的習慣,就是任何困難情況下都應站在孩子一邊,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支持,讓孩子以更好的心態戰勝一切。

培養孩子樂觀放鬆的性格,我們給父母們的建議是:

1.父母要做樂觀的人。父母在培養、教育自己的孩子時,怎樣以身作則,或者用其他方法來教育、引導自己的孩子能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的心情,做到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自信,奮發有為,奪取事業和人生最終的成功。孩子的情緒受父母行為的直接影響,與孩子相處時,父母必須樂觀一點。

2.教育孩子學會樂觀地麵對人生。除了多與孩子交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麵,即首先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給予鼓勵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孩子進取,克服一些他現在克服不了的困難,隻有如此,才能教會孩子以正確的態度和措施保持樂觀。

3.克服消極心理。在努力營造樂觀氛圍的同時,父母還應注意自己教導孩子時的心理,注意一些消極心理現象對孩子的副作用。畢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特別是當孩子在幼年和少年時期,父母的言談舉止對於孩子的成長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父母的積極心理現象,可以促使孩子樂觀積極,奮發向上;反之,父母的消極心理現象,也可能會給孩子以消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