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一種生活方式,選擇用學習的方式來度過自己每天的時間,讓自己在青少年時像海綿吸水一樣,吸收盡量多的知識,開闊自己的眼界,最終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小鍾玩心很重,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心思老不在學習上。電視中一有什麼好節目,他就千方百計過去看,父母不讓,他就發誓,我今天的學習任務保證完成。結果,等看完電視,他也累了,作業寫不了多會兒人就已經打瞌睡了。爸爸要讓他堅持做完,但媽媽心疼他,想讓他早點休息,結果他又跟父母許諾,我明天早上早點起來,抓緊時間把作業做完。而真到第二天早上,他又賴在床上不肯起,等好不容易磨蹭起來了,又到了上學的時候。
後來爸爸訂了一個規矩,晚上作業沒寫完絕對不許看電視。結果,電視他是看不上了,卻又迷上了武俠小說。他還把書放在抽屜裏,打開抽屜看書,桌麵上放的是課本和作業。要不,就在抽屜裏放一個遊戲機,抓緊時間偷偷玩。桌上還放一個鏡子,是為了從鏡子的反光觀察父母有沒有進屋。爸爸發現了幾次,沒收了遊戲機和好幾本書,連鏡子也收掉了,結果他就把眼鏡摘下來,從眼鏡的反光來觀察門口。
小鍾的問題是自己沒有從心裏麵認識到,學習是為了自己。父母雖然逼得很緊,但這卻形成了一場無休止的貓捉老鼠的遊戲,好像孩子是為父母學的。事實上,學習是自己的事,如果孩子不能從自己心裏麵下決心,任何管教都不可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正因為沒有把學習看成是自己想做的事,小鍾才會千方百計偷懶,好像從苦役中逃脫一樣。結果,每天偷一點小懶,時間一長,成績上就落後了一大截,而且再也追不上別的同學了。積累知識,其實就像打造一根鏈條,隻要一個環節脫落了,後麵的就很難再連上,再怎麼學,也難以形成整體的知識結構,隻能成為一盤散沙。
溪雨在學習上很輕鬆,課間就好好地休息,中午通常都午休,吃完晚飯通常也不是立刻捧起課本,而是先適當休息十幾分鍾。她晚上從來不熬夜,每天早睡早起,而且早上也不像別的同學那樣,隻知道捧著書苦讀,而是天天堅持出去跑步。
她的學習計劃,完全是自己製訂的,執行過程中完全不需要父母監督,完全靠自覺。每天放學前的晚自習,她不是像別的同學那樣先寫作業,而是先把當天的學習筆記過一遍,看看有沒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有問題就向同學請教。放學的時候,別的同學已經寫完一半作業了,而她雖然寫的沒有別人多,卻已經把當天學到的知識消化吸收了一遍。因為基本都理解了,寫作業的時候就更快,通常能在兩個小時以內寫完,最後再把當天的課程複習一遍。
正是因為學得比較紮實,因此老師講新課的時候她理解吸收得更容易,課堂上也常常舉手回答問題。期末考試的時候,她得了全班第一。老師讓她介紹經驗,她說:“很多同學都學得比我辛苦,花的時間比我多,但效果不一定是最好的。無論作業再多,我每天都堅持要把當天學到的知識複習兩遍,盡量把自己的漏洞補上,這個習慣從來沒有間斷過。結果越往後學,就覺得越輕鬆。”
溪雨的學習方法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每天保證複習的時間來鞏固自己學到的知識。在十分緊張的學習生活中,這確實是一種簡便易行的辦法,隻要能堅持下來,會學得越來越輕鬆。
對家長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為孩子執行計劃的情況做出詳細記錄
當孩子訂出學習計劃,父母一定要嚴格監督。當孩子違反計劃時,父母應該做出清晰的記錄,告訴孩子,這是不守信用的表現,不管你多有本事,隻要沒有信用,別人就不敢跟你合作,最後路隻能越走越窄。
2.適當給予獎懲
當孩子能堅持每天保證學習的時間,家長應當隔段時間適當給予獎勵。如果孩子不能保證學習的時間,家長可以用減少零用錢等手段來作為懲罰。獎罰條件,應當跟孩子共同協商決定,得到孩子的認可。
3.家裏實行公司製
在學習上,可以采用公司製度,父母當老板,孩子當員工,孩子的工作就是學習,每天必須保證一定的學習時間。當孩子不能完成工作,必須對老板解釋,並給出改進錯誤的方案。這樣,可以讓孩子了解社會規則,從小嚴格要求自己。
4.陪孩子學習
當孩子的心思不在學習上,出現厭倦情緒時,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學習,以保證他的學習時間。做題時,可以讓孩子說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家長不斷提問,促使孩子深入思考。複習時,可以讓孩子給父母講解學到的知識,父母通過不斷提問,來檢查孩子知識上的漏洞。
5.讓孩子彙報成果
當孩子說他已經提前完成了學習任務,知識都已經掌握了,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向自己彙報。在孩子講述的時候,父母要不斷提問,來考察孩子是否對知識已經全麵掌握。這種彙報也是一種複習,能夠幫孩子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