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看著12歲的兒子為完成這些作業興致勃勃看書查資料的樣子,不禁想起了當年自己學“二戰史”的情形:按照年代、事件死記硬背,對書中的結論明知迂腐也當作聖經,不然就無法通過考試,拿不到文憑。他不由發出了一聲感歎:“我們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重複前人的結論往往大大多於自己的思考。而沒有自己的思考,就難有新的創造。”
這個例子說明,求知欲來自於主動探索和獨立思考,主動追求知識的前提條件,必須是知識能帶來快樂,而不是挫折。為了增強孩子的求知欲,父母應該努力幫助孩子,不斷獲得知識的歡樂。
對家長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對孩子的任何提問一律予以鼓勵
當孩子提出一個問題,他的好奇心就是在渴求知識,必須予以鼓勵。借此機會,可以鼓勵孩子尋求更多的知識。適當的引導,就能讓他愛上知識、愛上學習。
2.遇到解答不了的問題,陪孩子一起查找答案
當父母無法解答孩子提出的問題,應該直接承認自己不懂,並且和孩子一起查找資料,共同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樣,可以讓孩子明白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當以後遇到不會做的題目,他就會認為,是自己的努力還不夠,而不是因為自己笨。
3.讓孩子每個周末做出成長彙報,檢驗自己知識的積累
在每個周末,讓孩子以表格的形式寫出自己一周內都掌握了哪些知識。這樣,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的成長,有助於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還可以在每項知識旁邊標明自己喜歡與否,這樣可以針對孩子不喜歡的知識,進行重點突破。
4.和孩子展開積累知識的競賽
為了刺激孩子的求知欲,可以在家裏展開積累知識的競賽,父母也要努力學習,並把自己的學習成果向孩子公布。這樣,可以讓孩子認識到每個人都應該不斷學習,自己並不是在受虐待。還可以和孩子交流,讓孩子找到效率更高的學習方法。
5.和孩子交流對社會和人生的看法
父母可以將自己對社會和人生的看法,跟孩子平等地交流。父母的親身體會,可以幫助孩子明白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出求知欲。
6.陪孩子一起看趣味性的知識讀物
要留給孩子讀知識讀物的時間,並常常詢問他有什麼有趣的發現,陪孩子一起歡樂。如有時間,父母也可以陪孩子一起看,對於裏麵提到的問題,和孩子一起討論,這能幫助孩子學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