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是學生對頭腦中知識的檢測,任何錯誤都意味著自己的漏洞和不足。而及時檢查,能夠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最大限度減少錯誤,從而提高學習的信心。
粗心,是學習上最大的敵人,會給人帶來終身的遺憾。原本能夠做得很好,取得優異成績的事,由於粗心,且又缺少細心檢查,結果不該發生的錯誤發生了,使自己的努力功虧一簣,甚至後悔終身。做計劃、寫文章、完成作業,都會有由於筆誤,由於考慮不周,由於粗心大意造成原本不錯或不該錯的結果錯了,甚至有的同學或因習慣,或因性格,生就粗枝大葉,做起事來急於求成,又總是太相信自己,做完後沒有細心檢查的習慣,結果作業時經常出現本不該錯而錯的地方。正因為這些錯誤是因粗心大意,因為沒檢查造成的,並不是因為自己不會、不懂,因此就不往心裏去。於是,養成了自己無所謂、不重視的壞習慣,一到考試時,便吃了大虧。
常言說吃一塹長一智,可有的人卻滿不在乎,事過境遷,也就忘之乎也,關鍵時刻,再犯同樣的錯誤,吃同樣的虧,終至後悔莫及。所以,作為學生,必須養成細心檢查作業的習慣,反對粗心大意,從平時作業做起,形成習慣後,高考時就絕不會因粗心大意,隻求快而不求細,隻想到做而不進行細心檢查,留下終身悔恨了。
2001年7月20日晚10時55分,貴州省貴陽市一名叫曾文蓉的貴州師大附中應屆高考女生家裏的電話突然急促地響起來:叮……電話鈴聲剛響過一遍,曾文蓉便從沙發上一下蹦起,將話筒抓在手中,激動而興奮地應答:“喂,是袁老師嗎?您好,袁老師,是,我是曾文蓉。哦,高考分數已經出來了,好好,我馬上記下來。”這時,坐在沙發兩端靜候佳音的文蓉的父母趕緊將筆和紙遞給女兒。“袁老師,您說吧。”“哦,總分是625分,語文是……”曾文蓉非常驚訝!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怎麼?袁老師,我的總分是625嗎?這麼說,我的北大夢破滅了!……”曾文蓉激動得竟沒有記下袁老師繼續告訴她的各科分數,因為她不相信自己隻能考出這麼多分。在一旁的父母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應當說,625分已是多少學子夢寐以求的高分了,並且已夠好多所重點大學錄取線。但曾文蓉卻認為是太大的失敗。因為,多年來,她一直是貴師附中的尖子生,她的夢,就是進北大!她的爸爸媽媽也一直這樣認為,然而他們失敗了。是什麼原因呢,看看文蓉自己和父母的總結吧。曾文蓉在一篇文章裏寫道:考下來自己估分感覺還蠻不錯,一家人都比較樂觀,爸爸媽媽對我都很有信心。所以在這種心態下發榜時心情就好似瞬間跌落到低穀。一家人都受到了重創。當時我在客廳裏低低地哭,媽媽看著我說:“你要是想哭就回到房間好好哭一場吧!”聽到媽媽這樣一說,我再也忍不住了,一頭衝回自己的房間關上房門哭起來。然而,哭過之後還得麵對現實。當時有一所名牌大學願意錄取我,但我不想放棄進北大校園,我想再考一次!但,這會給爸爸媽媽增加很大的壓力和負擔,不過,媽媽首先支持我先放棄今年的大學,再讀一年,明年再考。爸爸也同意了,但爸爸提出必須要好好分析,找準原因,對症下藥,以取得明年對北大的衝擊成功。於是我們坐下來檢討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