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 (俄國)屠格涅夫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中國)孟軻
隻有經過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隻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奏出世間的絕唱。
——(印度) 泰戈爾
俗語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一個人要是想有所作為,必須從小學會吃苦。但是當今大多孩子是獨生子女,“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碎了”,孩子是家裏的小太陽,很多父母對孩子是百依百順,生怕照顧不好孩子,更不用說讓孩子吃苦了。
吃苦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父母卻什麼也不舍得讓孩子幹,讓孩子從小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家務活從來不沾邊,孩子根本就不懂吃苦。不能吃苦的孩子很少會認真的去做好一件事,常常因為怕苦怕累而半途而廢。
鄰居的女兒嘉子今年剛滿5歲,長得非常漂亮而且氣質也很好,自小就有舞蹈天賦,喜歡跟著音樂跳舞。於是,她媽媽在幼兒園的舞蹈班給她報了名,每周學習一個小時,但是她學了不到2個月就不肯再去了,因為練跳舞的時候,腿被壓得很痛。
在嘉子3歲半的時候,特別喜歡鋼琴,總在家裏的鋼琴上敲來敲去,後來她主動跟媽媽要求去學鋼琴。但是學了幾次之後,由於鋼琴的鍵盤很硬,在練習的時候手指很痛,無論大人怎麼哄,她就不願意再去了。那時,她媽媽認為孩子小,等長大點再讓她學,也就沒有強迫嘉子繼續學。
而前幾天,舞蹈學校來幼兒園挑選跳舞的好苗子,嘉子就是被選中的其中之一。可是無論怎麼說,嘉子就是不願意去,當問原因的時候才知道,因為她嫌跳舞太累了,而且腿疼。
為人父母者,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會怎麼做?小嘉子是天生的舞蹈好苗子,而且被舞蹈學校選中,這麼好的機會確實很難得的,但是她又不願意去,怎麼辦呢?強迫她去,還是依然以孩子小、長大會好一點為由,而放棄這個難得的機會?
小孩子平時被寵慣了,因為怕吃苦,遇到小小的困難就退縮。現在孩子小,長大就真的會變好嗎?其實也未必,很可能會變得更加嬌氣,更加不能吃苦。曆來有成就的人,無不是曆盡艱辛然後才有所獲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父母的心願,試想:如果孩子從小就怕吃苦,逃避困難,那麼長大依然也會這樣,那還怎麼比別人優秀?
今天,很多父母經常抱怨孩子生活太安逸,什麼都可以吃,就是不能吃苦。難道孩子天生就怕吃苦?這些又是誰助長孩子養成的呢?
培養建議一:父母要轉變教育的觀念
要培養孩子不怕吃苦的做事品質,首先,父母也要轉變教育觀念。有的父母是自己小時候吃過苦,所以要把最好的給孩子,認為不讓孩子吃苦就是最大的成功;還有些父母是由於工作忙沒時間看管孩子,覺得虧欠孩子,於是在物質上盡量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父母們總想著“孩子小,長大就會變好”,“過段時間等孩子自己開竅,就好了”,“自己再苦再累沒關係,就是不能苦了孩子”……實際上,這些想法都是錯誤的。
有兩位身患絕症的老人住在同一個病房。一天,兩位老人各自說到了自己的兒子。其中一位老人的兒子之前在工廠頂老人的職,後來工廠倒閉,兒子就自己開了個修理自行車鋪,收入能維持自己的生活。
當另一位老人說到自己兒子的時候唉聲歎氣,他兒子從小就沒吃過苦,畢業後老人出錢讓兒子開店,剛開始的幾年店每年都虧本。後來,老人又出錢給兒子買房子,連孫子的生活費也是老人出的。等店賺錢了,他兒子花錢大手大腳,生活依然靠是靠老人來資助。老人非常擔心:“如果我走了,誰還能像這樣幫助他,兒子一家以後該怎麼生活?”
第一個老人聽後,發現自己兒子雖然賺不到大錢,但是他能吃苦,心想:“我這樣兒子的未來還有什麼好擔憂的!”
父母都是偉大的,總想幫孩子包攬一切,千方百計讓孩子少吃苦,殊不知,這樣不是幫孩子,而是害了孩子。我們可以暫時幫助孩子打理好一切,可是日後當我們不在孩子身邊的時候呢?真的愛孩子,就要讓孩子從小學會獨立和不怕吃苦,就象上麵的老人想的,一個孩子如果不怕吃苦,還有什麼好擔憂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