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計算機人才培養市場的需求研究(2 / 2)

3加快校本教材開發,強調實踐主線

教材的改進對於教學質量的提升有很大幫助,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載體,通過調查幾所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授課教材,發現存在幾點不足:

(1)教材缺乏針對性

企業最需要的是畢業後便能直接上崗工作的實用性人才,這不僅可以縮短工期,還可以減少企業再培養的成本。這樣就要求他們必須具備紮實的理論功底和實際操作能力。而現在的教材考慮企業需求不足,缺乏針對性。

(2)各門教材相對獨立

目前學校所用的教材,都自成體係,聯係與溝通較低,學生學習的知識點教散,缺乏知識的綜合係統,學生就業後不能解決實際工作中的綜合性問題。

(3)缺乏實際操作的指導教材

教材往往隻提供教師講解的案例,缺少學生實際操作的案例,學生模仿之餘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針對這種情況,各職業學校應該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強調實踐為主線,圍繞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要將課程內容從知識本文轉向職業能力本位,突出職業教育特色。

4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實踐操作

在計算機的實踐教學中,老師應該積極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與學達到真正的統一。計算機專業課教師在授課時候應該摒棄“重教法、輕學法”,“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方法,多給學生介紹實踐經驗。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使用各種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取長補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5注重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

建立學生校外實習基地,並將其作為計算機專業教學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應該與各類電腦公司、婚紗攝影公司、廣告公司、企事業單位建立長期的教學實訓基地合作關係,與企業大膽嚐試共同完成課程內容,這樣不但為企業培養了有潛力的後備人才,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和學習的機會,也可以使實踐教學的各環節得到保障、落實和發展。

總之,要想提高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對口就業率,就要將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改革與學生的就業環境緊密結合,根據市場需求,製訂出適合本校的課程體係,加強實踐教學,全麵提升中職學生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培養出真正意義上的滿足社會需求的“實用型”計算機人才。

參考文獻

[1] 孫美春.澳大利亞繼續教育一瞥[J].中國遠程教育,1998(7):54-56.

[2] 在職培訓出現“溫度轉換”[J].現代教育技術,2005.15(3):65-65.

[3] 武映峰.低端認證的局限[J].軟件工程師,2006(6):44-45.

[4] 張瑾.聚焦電腦培訓市場[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3(1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