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對我國傳媒產業的影響分析
產業觀察
作者:高哲文 舒虹雁
摘 要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傳媒行業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新媒體應運而生。新媒體的快速崛起與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的傳媒產業的發展與變革。鑒於此,文章將對新媒體加以簡要概述,並指出新媒體的出現對我國傳媒產業所帶來的影響。
關鍵詞 新媒體 傳媒產業 影響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在科學技術水平迅猛發展,人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的當下,電腦、手機等媒介已逐漸發展成人們生活、生產中一項必不可少的部分。一些新媒體如網絡視頻、手機電視以及數字電視等,其在逐步滲入人們生活的過程中,同時也對傳媒產業帶來了巨大且不可忽視的影響。
1新媒體概述
對於新媒體這一概念,現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美國《連線》雜誌對新媒體所下的定義為“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熊澄宇指出,新媒體就是一種運用網絡技術、數字技術,且利用各種途徑(如衛星、寬帶局域網、互聯網以及無線通訊網等)與終端(如數字電視、電腦以及手機等),提供各種娛樂服務與信息給受眾的傳播方式。Gillmor對新媒體的理解為:“基於網絡的、以博客為趨勢的共用媒體亦或者是自媒體。”Manovich指出:新媒體並非是一個具備特殊含義的媒體,僅僅隻是一個和傳統媒體形式毫無相關的數字信息,但是,該信息能夠依據需要,通過相對應的媒體形式展示出來。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是一種新興的媒體形式,主要包括數字電視、互聯網等,依據傳播媒介能將其分成三大類,即其一,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各種媒介,典型的有博客、電子雜誌、電子書、群組、網絡視頻等;其二,以數字廣播網絡為基礎的媒介,例如公交電視、車載電視、手機電視以及數字電視等等;其三,以跨網絡為基礎的IPIV。新媒體在傳媒產業中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具體表現為廣泛性、先進性以及互動性等,其中廣泛性表現為其傳播麵的寬廣;先進性表現為先進的技術推動新媒體產業的出現與進一步發展;而互動性表現為由純粹的信息服務方提供拓展,進而滿足用戶參與的需要。
2新媒體對我國傳媒產業所帶來的影響
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的傳媒產業在一些方麵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其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麵,即傳媒產業規模與產業結構,以下筆者將就這兩個方麵進行簡要概述。
2.1新媒體對傳媒產業規模的影響
在我國國民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生活觀念改變的當下,我國傳媒產業的發展規模也隨之發生了一定的改變。以2004年至2006年我國傳媒產業核心層產值數據來看,2004年核心層產值是3000億元,2005年核心層產值為3205億元,2006年核心層產值為4236億元,由此可見,從宏觀角度而言,我國傳媒產業的核心層產值正呈現一個逐年增長的趨勢。再從具體結構分布而言,在現今眾多媒體當中,新媒體的發展是最為明顯、最為突出的,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即網絡媒體、移動媒體等。眾所周知,手機電視、手機遊戲以及短信等,均屬於新媒體的範疇,而近些年來,我國在這一方麵獲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另外,一些傳統的媒體同樣也有所進步,例如電視收費、電視廣告、圖書出版以及期刊廣告等等。伴隨著新媒體的迅猛前進,早期的傳媒產業也不斷發展,其原本穩定的規模也隨之改變。我國傳媒產業規模的改變,在某種層麵上說明我國的社會正在不斷的前進與發展,廣大群眾的思想觀念正在不斷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