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我國計算機專業在高職教育中的現狀及發展(2 / 2)

2我國計算機專業在高職教育中發展的對策

2.1因材施教

每個高職院校新生的計算機的基礎是不同的,有些同學在入校之前就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技術,而有些學生在入學前對計算機了解的並不多。因此,統一的教學方法並不能很好的適用所有的學生。如果教學內容太簡單,那麼那些起點高的學生就會產生驕兵情緒,學習時就不會認真,能力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但如果教學內容太難,那麼會挫傷基礎不好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致使差生越來越差、降低整體教學質量,在給教學帶來難度的同時也達不到培養學生的目的。因此,有針對性的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即在學生入學時對學生的專業基礎情況進行摸底統計,對學生的計算機技術掌握程度不同進行分組教學,這樣一來,就可以充分利用資源,這樣不僅可以滿足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不需要花過多的精力去進行課堂管理。從而使所有學生的計算機知識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也從總體上提高教學質量。

2.2加大實訓

目前高職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不足,一方麵是因為公司招聘時對相關證書的要求導致學生在學習時太過注重理論的學習;另一方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上機操作的時間很少。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達到高職技能培養的教學目的,學校應加大投入,完善學校的基礎設備,強化實訓教學的管理和實訓教學資源的建設,完善開放機房。加強實踐環節的輔導力度,提供多元化的輔導方式(教師直接麵對麵輔導、實踐教學課件輔導、實踐案例輔導,網絡在線答疑、學生互幫互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一些課外實訓項目、組織開展一些計算機技能大賽,如網頁製作大賽、Flash動畫設計大賽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能使學生的技能得到鍛煉。

2.3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

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是完成教學目的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高職計算機專業師資隊伍。要把學生培養成為應用型人才,能在實際工作中解決遇到的問題,那麼教師自身就應該是一個應用型人才,能很好的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計算機專業是目前各種專業中,知識變化最多、更新最快的一個專業,由於計算機知識的變化速度快,軟件、硬件的開發速度快,對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有很高的要求,要及時更新,淘汰落後的內容和手段。隻有這樣才能滿足高職院校培養計算機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李中國.澳大利亞成人職業教育的特點與啟示.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2.

[2] 戴永清.高職院校實現人本管理的思考.觀察與觀點,2006(1).

[3] 王瑞傑.高等職業院校建設中的人本管理.陶瓷研究與職業教育,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