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河北大學生網絡行為調查研究(1 / 2)

河北大學生網絡行為調查研究

產業觀察

作者:石雲 程永紅

摘 要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與普及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到這一新興媒體資源。網絡帶給人們的影響不僅體現在工作上,也日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與學習。尤其高校學生又是使用網絡較多的一類人群,網絡幾乎滲透進每一位高校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當中。為弄清現在大學生網絡行為現狀,分析大學生網絡行為對其生活有何影響,並針對相關問題提出一些應對措施;本文以河北大學生網絡行為調查為樣本,總結調查的結果,分析大學生網絡行為存在的利弊,並提出建議。

關鍵詞 河北大學生 網絡行為 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隨著近年來經濟與科技的迅猛發展,網絡以其傳遞信息迅速、承載信息形式多樣、存儲信息資源容量大、查找信息方便等優點而被廣泛普及應用。尤其近年來,網絡的觸角幾乎延伸進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我國的網民也是逐年攀升,而大學生作為網絡使用者中的一個主要部分,他們的網絡行為不僅影響著網絡經營者,也對其自己的日常生活、學習、娛樂、交往等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為此,我們有必要對大學生的網絡行為進行調查,以期通過調查其網絡行為來分析網絡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並爭取從其行為中看出利弊,針對網絡行為的弊端提出相應解決措施。但是,我國的大學生多且分布廣,因此,筆者隻能選取河北這一地區的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通過分析他們來窺見大學生的網絡行為現狀。

1網絡行為現狀

(1)根據我們的調查顯示,大多數大學生能合理控製自己的上網時間,一般每天上網時間能控製在2小時之內;很多大學生也能做到合理安排自己的課餘時間,對自己的網絡行為有一定自製力。

(2)根據調查資料顯示,相當一部分的學生會利用網絡來聊天、視頻,有一部分同學也會利用網絡進行下載、網遊、看電視、電影,而且因為“網購”相對實體購物來說有較多優點,很多同學會利用網絡來瀏覽購物網頁;而利用網絡來學習、看新聞、查資料的學生則相對較少。

(3)根據調查資料顯示,大學生由於素質一般相對較高,大學生通過網絡來瀏覽不良網站的情況也較少,整體來講,大學生在文明、健康上網方麵做得較好。而且,一般大學生對自己的一些隱私也保護得較好,近7成學生表明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較明顯,對網絡與現實分得較清楚。

(4)根據調查資料顯示,大多數大學生能意識到網絡行為存在的利弊,對網絡這一事物也有較明確的理性認識;對是否應該頻繁發生網絡行為也沒有一致看法,對網絡行為是否是浪費時間與精力也不能得出統一看法。這從一個側麵反映出當代部分大學生在網絡行為的認識上還沒有一個標準的價值認識。

2網絡行為存在的弊端

(1)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帶給我們無限便利的同時,也對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了一定負麵影響。從上述大學生網絡行為現狀中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學生雖然能合理控製自己的上網時間,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自製能力差,無法有效控製自己的上網時間,例如很多大學生因大學生活、學習較為輕鬆而沉浸於網絡遊戲,每天的上網時間也得不到控製,由此給其生活學習、健康等帶來不利影響。而且,我們通過分析大學生網絡行為可以看到,大多數根本沒有利用網絡來進行學習,對合理使用網絡資源也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這無疑是對網絡學習資源的一種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