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要留心使孩子掌握正確的交往方式,多讓孩子們參加活動,多多少少讓他們碰些“釘子”,然後逐漸學會考慮別人的權益,來擺脫“自我”。
行為障礙的現象與治療
兒童的行為障礙,大多是因為不良環境、家庭及學校教育不得法而使兒童產生不正常心理後形成的。
課堂上的搗亂行為有這種行為的孩子與多動症孩子不同,他們是有意惡作劇、出洋相,發出各種聲音來引起別人的留心。對這種孩子,你越批評,越給予留心,他的行為越難以克服。最好的辦法是在他們搗亂時不予過問,在平時多表揚少批評。給他們其他表現自己的機會,如體育、表演等。
逆反心理在孩子3歲以後,往往無法按父母的要求去做,但隨年齡增長,辨別是非好壞,就能講道理了。有的兒童逆反心理越來越嚴重,表現出不順從。對於3歲不聽話的孩子要進行訓練,首先在活動和遊戲中按命令或遊戲規則去做。倘若他無法聽,則停止遊戲。
破壞行為有的兒童將鍾表玩具拆開,是因為好奇,但有的孩子拆毀東西的心理是破壞。他們能夠將物品向牆上擲,打破玻璃窗或燈泡,對別人的哭泣或忿怒感到有趣。
造成孩子有破壞行為的原因很多,如兒童受到欺侮和嘲笑時不敢公開表示反抗,受到挫折時難以表達和發泄等,積累多了就會有不正常的表現。
對有破壞行為的兒童,要給予更多的愛和關注,引導他們把精力用於做好事上,使他們因做好事而受到人們的讚揚。
偷竊成人要正確分析孩子拿東西的行為,尤其是寶寶,他們還沒有樹立道德概念,父母的東西他們拿來吃了、用了,把錢花了,他們不一定覺得有什麼不妥當。把寶寶園的東西拿回家,是因為他們還不懂這東西是別人的。倘若孩子經常偷竊,或這種行為的基礎是某種消極情緒,就可考慮這是病態的行為,應及時加以矯正。有偷竊行為的兒童需要的不是某件東西,而是情感和關注。大人要更多地給予他們關心和愛護,讓他們感到溫暖體貼。
說謊兒童說謊除了是模仿大人以外,還有心理上的因素。例如說謊能夠表現自己,受到別人的羨慕,誇耀於人;說謊能夠使自己擺脫困境;當說實話會受處罰時,孩子會選擇說謊。說謊的孩子敏感、膽小、獨立性差。家長要使孩子認識到,他們遇到的困難,做錯了的事,等等,都算不了什麼,最不好的事情是說謊。一個人難免會犯錯誤,考試不及格也不可怕,而說謊是最糟糕的。說謊、欺騙往往是行為障礙的最初表現,家長應給予重視,及早糾正這一心理行為障礙。
智商訓練遊戲
寫數字
方法:先學寫近似的數字,如和7,再學寫4,這3個數字都以直線為主,而且容易辨認。然後學寫2和3,2似鴨子,3似耳朵,留心3的方向,開口向左。再學寫5,5與3方向相同,上加一橫。然後學寫0和8。很多寶寶用兩個小圈連成8,經過指導才會旋轉成8,要留心3和8的區別在於3是兩個半圓,向一邊開口,8是封口的圓。最後才學寫6和9,6頭上有小辮,9下麵有腳。有些寶寶會寫成e,要經過糾正才能寫正確。
目的:學會辨別和書寫數字,練習書寫技巧。
留心:經地練習有些寶寶能學會2~4個數字,個別寶寶能學會寫0、1、7、2、3等6個數字。在配對時行辨認,能寫幾個都能夠,不必要求會寫10個數字。
反義詞配對
方法:在寶寶認識若幹漢字的基礎上,選出10~15對字卡作反義詞配對。如出“上”時應配“下”,出“長”時應配“短”,出“快”時應配“慢”等。在平時學漢字時要有意地配對學習,一來寶寶易於理解,二來在配對遊戲時能夠重複加深記憶。
在玩反義詞配對時,還能夠將字卡扣在桌子。當出“上”時,寶寶從扣在桌上的卡中尋找“下”,每次看過的字卡扣原來的位置上。再出卡時倘若記得剛才看過的字卡放在那裏,就能夠找得更快。看看寶寶配上10對反義詞時用幾分鍾,下次再玩時再看用幾分鍾,月末再看用幾分鍾。這種玩法既學習反義詞配對,同時練習了短時記憶力,看看寶寶能否看過一次就記住字卡扣放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