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寶寶的生活寶典(31)(3 / 3)

目的:增強思維、記憶能力,發展言語。

留心:玩時家長最好也參加,要先讓寶寶贏一兩次再真正作比賽,通過遊戲學認漢字,增強記憶力。

情商訓練遊戲

知道不同職業的稱呼

方法:寶寶經常會碰到不同職業的人,如乘公共汽車時,認識售票員和司機;到醫院看病時認識醫生和護士;跟媽媽去商場時會認識售貨員和經理;也會遇到給家裏送信的郵遞員;同成人在餐館用餐時會認識服務員或者炊事員;到郊區或親屬家中會看到種地的農民;在工地會看到建築或修路的工人;早晨在馬路上會看到清掃道路的清潔工等。家長要隨時給寶寶介紹不同的職業所做的工作和作用。

目的:使寶寶學會尊敬做不同工作的人,和各種職業的人積極配合。

留心:讓寶寶自覺做到如不隨地扔東西,以免清潔工阿姨辛苦。把碗盤中食物吃幹淨,以表示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看病時不哭,這樣才能讓醫生更快地治病。

學會等待

方法:兩歲多的寶寶經常發脾氣,使性子,尤其是想要的東西無法馬上得到時就會發火。要讓寶寶學會等待。例如,媽媽正在做飯,但是寶寶早已饑腸轆轆,此時千萬不要給他吃零食,否則吃飯時就沒有胃口了。應當請他來當“助手”,看看桌子擺好沒有,幫助清洗盛菜的盤子等等。他一麵忙碌著,一麵耐心等待,直到開飯,自然胃口非常好,也能自己將飯菜吃完。

有時,寶寶看見別的小朋友手裏有個好玩具,非常想玩一下,但人家又不放手。此時媽媽應當想辦法轉移寶寶的留心力,讓寶寶去留心其他好玩的東西,如去逛逛商店,看看有什麼好吃的。倘若寶寶還是想著那件玩具,要讓他學習等待,告訴他要遇到機會才能買得到相同的玩具。

在寶寶遊樂園中如上滑梯、坐碰碰車、坐飛機等都要買票,排隊才能玩上。要教導寶寶耐心等待,才能夠享受玩的快樂。

目的:鍛煉忍耐的性格。

留心:等待在生活中是免不了的,要從兩歲能聽懂解釋的時候起,經常找機會讓寶寶學習忍耐,這是性格培養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體能訓練遊戲

寶寶體操(第三套)

方法:

第一節:“小鳥找食”

兩臂側平舉,上下揮動(翅膀扇動的樣子)。前腳掌著地,慢慢向前跑,跑一會兒停住蹲下,做找食吃的樣子(兩手合在嘴前,類似吃米)。反複做三、四次。

第二節:“長高了,變小了”

寶寶兩臂盡量上舉,同時起跳,並說出“我長高了!”然後蹲下,兩手抱小腿低頭,盡量縮小身體,同時說出“變小了!”

第三節:“不倒翁,搖一搖”

兩手叉腰,上身左右搖擺(體側屈)。

第四節:“打氣”

兩腳前後站立,彎下身,兩臂在胸前上下屈伸,做給自行車打氣動作,同時口中發出“哧,哧”的聲音。

第五節:“小兔跳一跳”

兩臂在胸前屈肘,手指向上,掌心向前。兩腳原地跳,跳3至4下,原地踏步休息。反複跳3至4遍。

目的:進行全身性鍛煉。

留心:此套寶寶操可連續做2~3遍。

學接拋球

方法:在兩歲之後,寶寶先學會接滾過來的球。經過經常做戶外運動,也會接從遠方扔過來先著地後反跳的球。由於球先落地,已經得到緩衝,再接球時已作好準備,所以較容易接住。現在寶寶能夠再進一步學習接直接拋來的球。

起初練習時,二人距離越近越容易接住。拋球也是限於直接拋到寶寶預備好的雙手當中,使寶寶馬上接住。這種練習逐漸增多,寶寶的技巧熟練之後,距離可逐漸增加,能夠達到一米左右。

目的:鍛煉體格和協調動作的能力。

留心:球的落點能夠在寶寶的肩和膝之內,使寶寶有時要將雙手抬高,有時要略為彎腰才將球接住。

疾病預防

檢查視力情況

寶寶3歲左右時,應進行一次視力檢查。我國大約有3%的兒童發生弱視。孩子自己和家長不會發覺,在3歲時倘若能夠發現,4歲之前治療效果最好。5~6歲仍能治療,12歲以上就不可能治療了。孩子失去立體感和距離感,以後學習和從事很多職業都難以勝任,如司機、飛行員等。學習精密機械、醫學等也都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