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寶寶的生活寶典(36)(3 / 3)

要求用筷子

3歲小兒手指運動的發育已較成熟,手的動作比較靈活,已具備使用筷子的條件。用筷子夾食物的動作,能夠牽動著手指、胳膊、肩部等30多個關節、50多條肌肉的運動,還需各個手指的相互配合和協調,因此,讓小兒學用筷子沒有論是對小兒手精細動作的發育,還是對大腦的發育都有相當的好處。

在小兒起初學用筷子時,會像1歲時起初使用勺子一樣,弄得周圍到處是飯粒菜漬,甚至飯沒吃上幾口,筷子倒落地多次,本來用匙子花上10分鍾就能吃完飯,現在得花上兩倍的時間,還不一定吃得滿意。

3歲孩子的積極性比起1歲來更容易受到挫傷,倘若孩子真對使用筷子感興趣時,而父母一點也不給機會,孩子以後會不願意接受筷子。父母能夠把訓練孩子使用筷子當作在訓練孩子的手指運動,刺激大腦的發育,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假如孩子自己不願使用筷子,對筷子根本不感興趣,父母也不用強求,用匙還是用筷子隻是吃飯的方法而已,不必為此而影響到進食,等孩子長大些,或許就有了興趣,自然會按照中國的傳統吃飯習慣去使用筷子,隻是少了些鍛煉機會。

吃水果的學問

水果雖含有豐富的營養,但食用應該適量,不然會引起身體不適,寶寶尤其應該留心。

通常來講,寶寶每日食用水果的種類不宜過雜,身體不適或體質特殊者,要禁止食用某些水果。

1.氣虛、脾虛者忌吃冷性水果。按中醫說法,要依人的體質特性來選擇合適的水果,氣虛和脾虛者要忌吃冷性水果如西瓜、香瓜、芒果、梨、番茄等。

氣虛者,指的是中氣不足、力氣弱的寶寶,其征兆是臉色蒼白、體格瘦小、彎腰駝背,常賴床不起,吃不下飯。脾虛指消化係統較差,腸胃蠕動較慢。冷性水果會降低腸胃蠕動、使肌肉沒有力,吃多了會消化不良,導致腹脹,所以腸胃不好的孩子不宜吃生冷食物。若非常想吃,能夠在午飯後吃一點,切記不可過量。

2.熱性體質者少吃熱性水果。熱性體質是指新陳代謝旺盛,不宜用熱性水果如荔枝、桃子等,發燒或器官發炎的孩子也應避免食用。

過敏體質、氣虛、脾虛者可常吃熱性水果,但仍無法過量。

夏天的水果多屬寒性,所以,有過敏體質、低血壓、氣虛、脾虛或感冒久而不愈的寶寶,一定要少吃清涼水果;在冰箱冷藏保鮮的水果,最好等退冰後再吃。

不宜多喝汽水

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和腹脹時,喝點汽水能夠幫助消化。但喝太多汽水對身體是不利的。這是因為:

1.汽水的主要成分是糖和碳酸氫鈉。寶寶大量飲用汽水易患齲齒。

2.人體胃內有胃酸,有助於消化食物和殺菌,而汽水中含有的碳酸氫鈉則會與胃酸起中和反應,使胃酸減少,這就影響了胃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有些汽水質量檢驗不過關,含有一定量的細菌,而寶寶消化和殺菌能力比成人要低得多,容易引起消化係統的疾病。

4.胃的容量有一定限度,如喝過多汽水容易把胃脹大。另外,碳酸氫納和胃酸發生中和反應時,可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可使胃脹大,而導致腹脹。

5.寶寶對汽水的吸收較白開水更快,這樣到胃裏的食物沒有經過充分消化和吸收就被衝走,消化液也被稀釋,又會影響消化吸收功能。

所以,寶寶不宜喝大量汽水,以免對健康不利。倘若孩子尤其愛喝,家長應講明原因或用別的飲料或水果代替汽水。

日常護理

晚睡影響身高

現代科學認為,孩子的身高不僅與遺傳、營養、鍛煉等因素有關,而且與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也有一定的關係。

生長激素是人體下丘腦分泌的一種蛋白質。它能促進骨骼、肌肉、結締組織和內髒的生長,對新陳代謝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分泌過少,可造成侏儒症;分泌過多,又可引起巨人症。

生長激素的分泌有其特定的晝夜規律。每天夜間22點至淩晨1點是分泌的高峰期,分泌量可占全天的20%~40%,但必須在深睡一小時後才能進入這一時期。10歲以下的兒童晚上8點左右睡覺最為適宜,過半小時進入深睡期,深睡1小時以後即進入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倘若入睡過晚,就會影響其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影響孩子的身高。對於3~4歲的寶寶不但要保證其早睡,而且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每天睡眠時間不應低於10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