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圍繞鼻孔、嘴唇四周出現小而又癢又痛的膿皰,可能是唇皰疹。
5.小膿皰,會滲膿而後結痂,可能是膿皰病。
6.嘴唇小裂痕,可能是皸裂。
7.牙齦局部紅腫並流口水,可能是長牙齒。
8.較大的孩子的牙、牙齦陣痛,可能是牙痛。
皮膚顏色是否有潮紅、貧血、黃疸?是否有幹燥的情形?是否起疹(顏色、大小、形狀、擴大情形)?是否有膿腫、蟲咬傷、尿布疹、濕疹、撞傷、外傷、燙傷等現象?
1.扁平的紅色或粉紅色疹,由軀幹起初,蔓延至全身,可能是小兒玫瑰疹。
2.發癢的小水皰,分批出現,先見於軀幹,繼而蔓延至全身,可能是水痘。
3.臉、手和腕關節、踝關節、膝關節內側皮膚出現幹性鱗屑、發癢的紅疹,可能是濕疹。
4.皮膚蒼白,尤其見於指尖,舌和眼睛旁邊,可能是貧血。
5.在紅色的皮膚上,成批出現白色發癢的腫塊,可能是蕁麻疹。
6.紅色小斑疹,從耳後起初蔓延至全身,伴頸腺(淋巴)腫脹,可能是德國麻疹。
7.小紅斑由胸部和頸部起初,然後向全身蔓延伴喉痛,可能是猩紅熱。
8.一小片皮膚發癢,出現紅斑或灰斑,向外呈環狀擴展,而中間的皮膚看來則正常,可能是錢癬。
9.棕紅色點狀皮疹先在耳後出現而蔓延至身體其他部位,通常先會流涕、眼睛紅腫,可能是麻疹。
四肢關節的腫脹、疼痛,指甲的不正常,走路的樣子。
1.手指間皮膚出現細、短的條紋,紋的末端有黑色斑點,非常癢,可能是疥瘡。
2.指甲邊發紅或化膿,可能是甲溝炎。
3.皮膚蒼白或發青,麻木繼而紅腫,發癢,可能是凍瘡。
4.趾間皮膚發白,起皰,發癢,抓破後露出發紅的肉,可能是香港腳。
腿痛
1.通常位於膝與踝之間,且多發生在晚上,可能是發育痛。
2.腿的某一部位奇痛或壓痛以致孩子無法站或走,可能是骨折或骨髓炎。
3.在腳底有扁平、白色或褐色腫塊,走路時疼痛,可能是足疣。
4.趾甲一側疼痛及發紅可能是趾甲長人肌肉內。
5.手臂某一部位劇烈疼痛和壓痛,以致孩子不敢用力,可能是骨折或骨髓炎。
6.跛行伴關節疼痛及腫脹可能是關節炎前兆。
7.患流感1~3天後出現劇烈的小腿肌肉疼痛,半伴有厭食和頭痛等症狀,可眠初醒時雙側小腿部突然疼痛,局部不紅、不腫,足呈蹠屈狀,但恢複較快,可能是急性良性肌炎。
胸腔與腹部
1.呼吸急促、困難,1歲以下的嬰兒感冒後出現此現象,可能是毛細支氣管炎。
2.扁平、紅色或粉紅色疹子起初於軀幹,繼而蔓延至頸部和四肢,通常發生在高燒之後,可能是玫瑰疹。
3.奇癢的小水皰,先成串的在軀幹出現,繼而蔓延至身體其他部位,可能是水痘。
4.咳嗽發作時因吸入空氣而產生哮喘音,可能是百日咳。
5.幹咳伴發燒、呼吸困難,1歲左右發生,可能是支氣管炎。
6.肚臍處有不痛的突出物,用力或咳嗽時會變大,可能是臍疝。
7.新生嬰兒臍帶殘留部分有滲出液,之後結疤,可能是臍帶感染。
惡心、嘔吐
1.在旅行時發生,可能是暈車或暈船病。
2.腳縮起像胃痛的樣子,3個月以內的嬰兒有此症狀,加上哭泣,可能是腹絞痛。
3.噴射性嘔吐,新生嬰兒在喂奶後強烈嘔吐,可能是幽門狹窄。
4.嚴重痙攣性腹部絞痛,1歲以下的嬰兒,伴嘔吐,大便呈紅色膠凍狀,帶血及黏液,可能是腸套疊。
5.較大的孩子初時由肚臍周圍開始疼痛,然後疼痛轉移到右下腹的腹股溝處,可能是闌尾(盲腸)炎。
6.腹股溝(鼠蹊)部分長出不痛的突出物,用力咳嗽時會變大,可能是腹股溝疝氣。
外生殖器和腸道
1.硬如石子樣的大便伴下腹疼痛,可能是便秘。
2.大便稀,排便次數多,可能是腹瀉。
3.大便紅色膠凍狀,帶血而黏,發生於1歲以下的嬰兒,且伴有嚴重腹痛,可能是腸套疊。
4.進食後很快,嘔吐、大便稀,次數多,可能是食物中毒。
5.大便惡臭,色淡可能是腸疾。
6.外陰感到不適,可能有異物在陰道或有寄生蟲。
7.尿頻,排尿時疼痛伴發熱,可能是尿道感染。
8.經常且沒有意識的排便,弄汙內褲,沒有其他症狀且孩子本來有非常好的大便習慣,可能是大便失禁。
9.陰莖頭紅腫可能是龜頭炎。5歲以上的孩子包皮緊,可能是包皮過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