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寶寶的生活寶典(40)(2 / 3)

小孩的肝髒、腎髒發育尚不成熟,那些須經肝髒代謝,然後才能從腎髒排出的藥物如撲熱息痛、非那西汀、消炎痛等解熱止痛藥,以及含有這些藥物的複方合劑,如去痛片(又名鎮痛片)、複方阿司匹林等,還有優解散、克感敏、複方撲爾敏、安痛定等,若給小兒服用,由於它們在肝髒代謝緩慢,在腎髒排出困難,勢必在小兒體內積蓄,對腎髒形成化學性刺激,導致腎髒沒有菌性炎症,進而引起腎乳頭壞死。

解熱止痛藥是家庭常備藥物,成人服用的解熱止痛藥無法給15歲以下的兒童服用,孩子年齡越小,服用此類藥物的危害也越大,必須引起父母們的注意。

四、3歲-12個月

身心發育

米生理發育狀況

身高99.25~100.3厘米。

體重14.68~15.18千克。

胸圍51.6~52.7厘米。

牙數20顆,齲齒數為0顆。

遊戲能力發育特點

3歲的孩子,由於動作和言語的不斷發展及生活範圍的擴大,獨立性也不斷增長;更重要的是由於渴望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需要和與從事這些活動的經驗和能力水平之間的矛盾,這就決定了遊戲是此時期兒童的主導活動。

遊戲之所以是兒童的主導活動,是和遊戲本身的性質以及它在兒童身心發展上的作用分不開的。

1.遊戲是最適合兒童特點的一種獨特的活動形式。一方麵,它是一種有目的、有係統的反映現實生活的社會性活動,另一方麵,它又不像勞動和學習活動那樣是一種必須完成的社會義務。

3歲的兒童,由於身心發育的情況,以及心理發展上的特殊矛盾,即一方麵渴望參加成人的社會活動,一方麵經驗能力又非常差,因此,他們隻能以遊戲作為主導活動,而無法以勞動或學習作為主導活動。

2.遊戲不僅是適合兒童特點的活動形式,而且是促使兒童心理發展的最好的活動形式。在遊戲中,兒童的運動器官得到了非常好的發展。如兒童在遊戲中擔任某一角色,他必須努力去完成,他的動作就更富有目的性和積極性,從而身體的運動器官就會得到非常好的發展。同時,在遊戲中,兒童的各種心理過程也能夠更快更好地發展起來。

實驗研究證明:兒童在遊戲中視覺敏感度比在平常狀態下要高得多。兒童由於在遊戲中扮演角色的需要,必須自覺地、積極地、有目的地去識記和追憶,因而他們的記憶力能夠得到非常大提高。另外,其他的一些心理活動,如感知、留心、思維、想象、創造性等也同樣會得到良好的發展。

3.在遊戲中,也能夠更好地鍛煉和培養兒童的個性品質。因為遊戲通常都是集體的活動,在集體活動中,能使兒童學會遵守遊戲的規則。同時,由於兒童擔任各種不同的角色,在完成角色所應當完成的任務的過程中,也就培養了兒童的性格和意誌品質。

正是在這一意義上,很多心理學家都認為:“遊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

當然,遊戲在兒童心理發展上的作用絕不是自然而然實現的,而是跟父母、老師的正確組織和指導分不開的。成人應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有計劃、有目的地把遊戲作為對兒童進行教育的重要手段。

4歲兒生理標準

體重3歲10~12個月小兒的體重增長逐漸緩慢,一年增加1.5~2千克。測量4歲小兒的體重時,可讓小兒取站立位,兩手自然下垂,家長不要扶著小孩,小孩也不可接觸其他物體或扭動身體,以免影響準確性。

身高4歲小兒身高的增長速度仍較快,平均每年增長6厘米。測量4歲小兒身高時,要取立正姿勢,兩眼直視正前方,胸部稍挺起,腹部微後收,兩臂自然下垂,手指並攏,腳跟靠攏,兩腳尖分開約60度,腳跟、臀部和兩肩胛間幾點同時靠著立柱,頭部保持正直位置,然後測量。當底板與顱頂點接觸,同時觀察被測者姿勢是否正確,然後讀立柱上的數字,精確到0.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