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歲月的流逝,成人的世界裏都是忙忙碌碌的,多少兒時的童真期盼不再,多少兒時的憧憬想像不再,更有多少兒時的浪漫情結在柴米油鹽的壓力下漸行漸遠?!而在經濟條件較好的年代裏,人們每逢節日,無非是計劃著怎麼把假期合理地拉長,商量著到哪裏玩、吃些什麼,大部份的時間都浪費在了出行時擁堵的高速公路上,生活早已沒了那個年代裏對節日文化的懷念與慶祝,更少了對美好生活的虔誠期盼。成人世界裏也就再也容納不下少年時期對未來的憧憬情懷,也就忽略了對傳統節日所包含的文化與精神內涵的更深體驗。
現在的年輕人,過端午節時,聽說艾草與菖蒲可以辟邪與驅毒,往往會嗤之以鼻:這是迷信!人們的精神生活與藝術想像空間也就在不經意間,被戳得千瘡百孔,心靈便開始變得無所依托了。想起小時候過中秋節時,我們會端來一臉盆水,把一麵鏡子放入臉盆的清水中,然後蹲在臉盆周圍,靜靜地等待月亮的升起,據說在這一天,用這種方式可以映照到月宮中的嫦娥與白兔,雖然在童年時,我們誰也沒有在臉盆中看到過嫦娥和白兔,但年複一年,我們依然固執地堅持,小小的心靈盛滿著對美好事物的憧憬,在神謐的氛圍裏,在心田播種下許多美麗的願望。長大後,再讀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詩句時,不禁會心一笑:想當年,蘇軾先生應該也和我們有過一樣的童年經曆罷?!殆至今天,我們再來這樣教小陔時,許多人都會哂笑,月亮就是月球,嫦娥和白兔?沒有!上麵的石頭倒是很多。如此一來,孩童時的美好願望與想像力就是在這麼清醒的認知中給扼殺了。
母親節那天,兒子回來,我聽見愛人與兒子的一段對話,讓我感觸良深。愛人問他:“今天的作業是什麼?”兒子打開作業本,指著上麵的一顆紅心說:“畫一個愛心巢。”我接口問他:“畫完了呢?”兒子說:“對媽媽說,我愛媽媽。”愛人感動了一會,摸摸兒子的頭說:“真乖!然後呢?”兒子涎著小臉有點興奮地說:“然後···然後,媽媽就會給我買冰激淩!”我和愛人聽了,不禁啞然!
其時,在兒子幼小的心靈裏,未必會直接認同與接受老師直白的教育,為什麼要愛媽媽?每天沉溺在父母的疼愛中,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切都感覺那麼自然,做父母的哪一天若沒有像平時那麼照顧周到,他倒會感覺不應該了。感情這東西,並非是一朝一夕建立起來的,要靠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地累積與灌輸。我們的母親雖然都不是教育家,但她們用質樸的言行與傳統文化的行為方式在潛移默化中,用承繼祖輩的行為習慣,逐步地滲透、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這比任何一種現代正規的教育都來得深刻,直至影響我們一輩子。從呀呀學語開始,小陔在認知這個世界時,對一切事物都充滿著好奇與憧憬,尤其是在缺衣少食的那個年代,過節既能滿足口欲又有許多新鮮的行為方式與活動,讓他們可以模仿、可以想像,在似懂非懂的朦朧成長過程中,對母親的操勞與關心,便在日複一日地累積起一種依戀與回味。成長的歲月裏,有著溫馨的祝福與想像伴隨一路,我想,無論歲月流逝多久,對母親的那份情愫都會永遠鐫刻在我們的心靈深處。
又到端午節!無論是為紀念屈原,還是為紀念伍子胥,亦或者是為紀念孝女曹娥,這些都已不重要。在傳統的節日裏,人們可以選擇用菖蒲、艾葉辟邪驅毒;也可以選擇賽龍舟,祝福風調雨順;也可以選擇在小陔的額頭上用雄黃畫上一個“王”字,祈求驅毒鎮邪。你可以吃“五黃”、吃豆腐,你也可以吃粽子。這些都是節日裏傳統文化的眾多行為方式的體現,通過節日的種種行為方式,可以豐富人們更多的精神生活,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更加有意義。通過傳統節日的民間藝術想像空間與民間藝術表現行為,孕育出和諧的社會生活形態。無論是選擇紀念屈原的偉大高尚的方式,還是選擇辟邪與驅毒迷信活動,這些都是尋常老百姓生活中不或缺的精神信仰,是一種生活形態的活法。這種活法,我想,應該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2013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