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古代雕琢玉器一般包含了“切、磋、琢、磨”四個步驟。有些含有玉的石頭很大,甚至有桌麵那麼大,開采來時,要順著玉石表麵的紋路,用鋸子剖開,裏麵也許就有很大一塊適合做玉器的麵積,這個步驟也稱之為“切”;切開後,把不是玉的部分,就是屬於石頭或有雜質的部分,用銼子給銼掉,稱之為“磋”;磋出玉後,便可根據玉的特性與形狀,雕琢成各種款式的玉器,如戒子、手鐲等,這個過程就是“琢”;待玉器雕琢好後,便要進行拋光、打磨的工序,以便提高玉器表麵的光澤度,使玉器能散發出美麗、晶瑩的光彩,這就是“磨”。後來就被引申到教育方麵來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材”就源自於此,好比一個人要像玉的形成一樣,非經過一番雕琢打磨,否則難以成器成材,雕琢的工夫越細,成就也就越大。
子貢問孔子,一個人身處貧困或失意時,能不低頭,不諂媚;或是當一個人富貴顯耀或得勢時,能夠做到不驕傲,待人以禮,這樣應該算是真學問了吧?按孔子的標準要求,做到這樣還是不夠的,當一個人身處貧困或失意時,能夠做到安貧樂道;或當一個人身處失意、富貴榮顯時,能夠做到好禮好學,尊重別人並愛別人,這樣方可稱有真修養真學問。子貢從孔子的這一句話裏馬上受悟,並從其中悟出別的道理來,能夠舉一反三,活學活用,引用詩經裏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進行印證,孔子就誇獎他說,現在就可與和你討論詩的道理了。詩的道理是什麼?“告諸往而知來者”!在古代,隻要是讀書人,從小就開始學詩,每一個讀書人都會寫詩作詩,但並不是每一個讀書人都能成為詩人的。現如今,也有些人在學校裏讀書時成績都很好,但對做人做事卻一竅不通,充其量也隻是一個書呆子而已。從詩的道理中可以知道,懂得了過去就要知道未來,要知道如何在現實中為人處世,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學問修養,這才是重要的。
我們常常用到一個成語:“得意忘形”,是形容一個人在得意彰顯時,往往會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甚至於目空一切,自傲自慢。而一個人在窮困潦倒時,往往也會變樣,比如自卑,比如不願見人,這都是兩種極端。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做學問的最高修養境界。假若一個人能夠做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的確也是很不容易的,可是孔子卻認為還不夠,要能夠受得了寂寞與平淡,無論是富貴或是貧賤。富貴彰顯時,或甚至於餓肚子時,都能“寵辱不驚”那個樣子,才算是真正的有學問。明朝洪應明寫的《菜根譚》裏有一句話:“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可是現實生活中,卻很少有人能修煉到這個程度。有些人一朝富貴,親人朋友都在離他遠去,忘了他窮困潦倒時,別人是怎麼幫助他的,忘了他省吃儉用的經過,一朝顯達,便大肆揮霍,越是瞧不起曾經和他一起奮鬥或相處的人,最後也隻能成了孤家寡人;而有些人從富貴、得勢中沒落,變得一貧如洗,或失意潦倒,便把自己封閉起來,甚至於內心裏與世隔絕,在外人看來卻好像是清高,不向人低頭,不隨便拍人家的馬屁,其實是滿眼的看不起人,“李嘉成再富,又與我何幹,我又不需求到他”。這其實也是一種有和別人相比較、帶有敵視心理的成份在內,最多也隻能算是阿Q式的自我平衡;富而不驕,雖然能夠對人講禮貌,但也是因為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有著別人不如自己的優越感,仍然不是孔子所追求的做人處世哲學。
當一個人富貴顯達、目空一切,或貧困潦倒、自視清高時,往往也會為了自視身分或為了標榜清高,而忍痛犧牲掉自己的許多樂趣,這樣做法,雖則“不平凡”了,但卻並不是真涵養,更不會有真快樂。所以要做到真正的平凡,就是不論處在什麼樣的位置上,或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都能夠做到淡定與平實的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