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安得廣廈庇房奴(1 / 2)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讀《論語》,我們可以明白學問的道理,並不是讀死書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在現實人生中的為人處世的修煉。孔子在這裏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生活不要太奢侈,特別是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不能有過分的要求,或為了一已的奢侈欲望而太放縱自己;自己居住的地方,也不能貪求過分的安逸和過分的享受,適當就好,要能夠安貧樂道。這就要求我們要重視精神生命的升華,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物質生活上的享受。對於我們所承擔的一切責任、應該做的事要馬上就去做,不要亂講話,或隻會光說一些不切實際的空泛口號。古人的書本中自有我們為人處世的學問與修養,從古人的書本上去學習、修正我們做人處世的道理,如此,就能稱之為好學了。《學而》一篇說明讀書並非等同於學問,更多的是要從書本中領會和感悟為人處世的道理,在現實生活中靈活運用並對行之有偏頗的地方要不斷地進行修正。

講到這裏,我們又不免要和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聯想到一塊了。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的進展,人們的物質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與改善,比起以前來,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有一年回家時,看到廚房裏堆積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南瓜,母親告訴我,那是專門為我而留的,因為我小時候特別愛吃,所以不舍得就此剁來喂養家畜。聽了母親的話,心裏真是感慨萬端啊!小時候,因為家裏窮,也沒什麼好吃的,能吃飽不受餓就已經是福氣了,哪裏還敢有什麼奢求!農村裏隻要有耕地有菜圃,自能侍弄出一家人日常所需的口糧與菜蔬來。相比青菜蘿卜吃得多了的境況下,南瓜已經算是非常好的東西了,特別是在瓜架上自然成熟的那種老南瓜,先用些許的豬油煎炒一會,再添加一些清水,加上少許的粗鹽,蓋上鍋蓋,用柴火悶煮上一會,盛來就著白米飯,那種滋味已勝似山珍海味了。高中到外求學,生活的菜式,也隻不過是一些酸菜或蘿卜幹,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偶或有一些油炸花生米或黃豆什麼的,每周回家一趟,遇上南瓜盛長的季節,就是改善生活的好時機了。

可是,待到成年,在外闖蕩,耳聞目睹的大都是山珍海味吃膩了,變著花樣的吃法,有吃黃金粉的,有吃幼兒胎盤的,種種追求“新奇特”的吃法不一而足,南瓜倒成了環保食品,備受城裏人追捧,也被端到了高級宴會的台麵。那些“山吃”、“海吃”、“吃公”、“吃空”等等壯觀的場麵已司空見慣,無須一一細表。曾經有一次,在招待客人時,點了許多海味及本地的有名特色小吃,到最後宴畢,還剩下許多食物。我對身邊的小夥子說,把剩菜打包帶回去,你們還可以當一頓豐盛的宵夜呢。幾個年輕人扭扭捏捏了老半天,感覺好像很沒麵子似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千苦流傳的詩句,到現在也好像隻成了風花雪月般的吟詠時髦了。老聃曾說過,他有三寶,其中一寶便是“儉”,其實,“儉”並非是小氣,而是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