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文化的表現形態(1 / 3)

中國人往往以“禮儀之邦”自豪自居,禮,是維護古代道德規範的重要教育內容,“恭儉莊敬,禮教也”,禮是對人格的修養與對人品的熏陶。日常人際交往的禮節表現形式曆朝曆代不盡相同,發展到今天,更是花樣百出。

清末至民國初期,在外麵碰到熟人,往往是“打個恭”,就是彎下身子作個揖,以示對他人的恭敬。中國現代傑出的戲劇家曹禺先生在《日出》中有過關於“打恭”的精彩描述:“﹝賣報的﹞規規矩矩地抽出一份報,放在書桌上,打手勢要錢,行外國禮,立正,打恭,口裏呀呀地叫著。”在這裏就非常形象地展示了那個時代的特色,行禮的方式也在潛移默化地受到時代動蕩變遷的衝擊與影響。

打恭的見麵禮到後來又慢慢地演變成了“鞠躬”的行禮習慣。鞠躬是中國、日本、韓國、朝鮮等國家傳統的、普遍使用的一種禮節,特別是在日本,是最講究鞠躬禮的,邊鞠躬還要邊“哈依哈依”的叫著;韓國和朝鮮婦女在會談、宴會或作客時,一隻手撩著裙子,一隻手向下垂著,彎腰“鞠躬”,告別時須麵對著客人慢慢倒退行去,這與中國古代臣子在參拜皇帝退朝時一樣,是不能先行轉過身子,把屁股朝著他人的,否則就是“大不敬”。彎身行禮,以示對他人的恭敬,和打恭有點類似,隻不過是比打恭更彎曲了身子而已。彎腰的程度不同,表達的意思也不同,比如:彎腰15度左右,表示致謝;彎腰30度左右,表示誠懇和歉意,俗稱“半鞠躬”;彎腰在90度左右時,表示懺悔、改過和謝罪。

再後來,在鞠躬時加上了“敬禮”的姿勢,把手掌舉起放到眼眉前麵,好像軍隊裏的敬禮,立正、舉手或鞠躬行禮,越來顯得不倫不類。

趙大年《公主的女兒》裏有一句話:“作揖變成了握手。”於是見麵、分別的禮節又演變成了“握手”,也被用作表示慰問或祝賀的一種禮節。如今人際交往中流行且習慣於“握手”。握手是一種常見的禮儀,而人與人之間、團體之間、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也都賦予了“握手”這個動作豐富的內涵。一般說來,握手往往表示友好,是一種人際之間交流的表現形式,可以溝通原本隔膜的情感,可以加深雙方的理解與信任,可以表達一方的尊敬、景仰、祝賀、鼓勵,也能傳達出一些人的淡漠、敷衍、逢迎、虛假、傲慢。團體領袖、國家元首之間的握手則往往象征著合作、和解、和平。每個人握手的次數也許數也數不清,但是一生中印象深刻的可能隻有幾次:第一次見麵時的激動,離別之際的依依不舍,久別重逢時的喜悅,誤會消除、恩怨化解的釋然等等。

在介紹時要握手。一般由接受介紹的一方先伸出手,即年長的向年輕的先伸手、身份高的向身份低的先伸手、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待對方也伸手時再握。但賓主之間,無論年齡或身份高低,主人應先向客人伸手。握手應脫去手套。如因故來不及脫掉就握手時,須向對方說明原因並表示歉意。男子對婦女隻能輕握,也不宜握得太久或“捏”得太緊。在室外握手時,男子“脫帽”,軍人行“舉手禮”。人多時又忌諱交叉握手,一般的要求是待別人握畢後再握,或者與主人握手後,向其他人“點頭”致意即可。於是又有了“點頭”的禮節形式的演變。

熟人之間見麵為省卻許多客套,通常以“點頭”表示彼此之間的打招呼,“點頭”表示允許、讚成、領會,演變到現在,就成了打招呼常見的一種禮節。比如當你行色匆匆要去辦一件急事,在路上遇見一個老朋友,因沒有太多的時間和對方“搭腳頭”(客家方言,“安裝鋤頭把手”之意,本義在路上遇到熟人順便寒暄起來,耽擱了一些時間),便簡單地點個頭迎麵而過,對方也能夠理解。發展至今,乃至師生之間在路上碰到了,學生也隻是把頭微微向下一動,就算是盡到了學生對老師的禮節了,這與古代的“繁文縟節”相比,真可謂是“最簡化、有效”的程序了。有時候連“點頭”的打招呼方式也免了,直接就用“翹下巴”來替代問候,更省事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