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做有教養的父母,家長是孩子未來發展的模板(2)(3 / 3)

陳剛萬沒想到,才上五年級的女兒,竟對自己提了這麼多意見。開始,他有些氣惱,認為是自己把女兒嬌慣得無法無天了。在同一個家庭裏生活講什麼禮貌和尊重?真是不懂父母心!可是,細細一想,難道自己的女兒就可以不尊重?而且女兒是單純的,她渴望公平、渴望鼓勵與愛心是沒有錯的。

從此以後,陳剛和妻子開始改變對女兒“馬馬虎虎”的行為方式了。並悄悄地在家庭裏實行公平性原則,譬如,陳聰帶同學回家聚會時,他們給她的同學削蘋果,也給她削上一個;他們在表揚別的孩子時,也實事求是地對陳聰的優點加以讚揚;每當家中有什麼重要事情需要作出決定時,他們都征求一下陳聰的意見。正是由於他們誠心待陳聰為“朋友”,使陳聰增強了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意識,在學習和生活中也大大增強了自信心。

每個人都需要朋友,因為朋友可以分擔我們的憂愁,讓我們的壞情緒減半;朋友可以分享我們的快樂,讓我們的快樂翻倍。而作為以家庭為單位的社會細胞裏,父母成了孩子從小到大接觸最多的人,實際上也是最有機會成為孩子朋友的人。

但是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父母在孩子麵前常常以“家長”的姿態出現。他們很少過問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談話也多用命令式的口氣。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孩子總處於一種屈從被動的地位,沒有自由發言權,更談不上相互溝通了。這些父母不知道,其實孩子最喜歡的是父母能像朋友那樣和他相處,用朋友的談話方式和她討論問題,而不再是完全的“家長”作風。

做孩子的朋友,需要家長以朋友而不是以長者的身份居高臨下同孩子交流。如果你俯下身來以孩子的視覺來看問題,你會發現孩子的世界、孩子的想法並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樣。

李燦在女兒姍姍很小的時候,有一次帶她出去玩,姍姍竟然朝她的頭發上吐了一口口水,她當時特別生氣,但是當她強忍怒火問明原因時才明白,姍姍原來是學著故事中的小象向媽媽的頭噴水而已。

一直以來,李燦都堅持以朋友的身份與女兒交流,給女兒平等的權利,這也使得女兒把她當成了真正的朋友,更樂於同她交流。如今,姍姍養成了自尊、自信、開朗的良好性格,學習的自覺性很高,自理能力也很強。李燦認為,這與她多年來尊重孩子、跟孩子做朋友的做法應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的確,做孩子的朋友可以讓孩子內心放鬆,能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所以,對待孩子不要總以家長的身份自居,要試著去做孩子的朋友。

1.父母理解孩子,孩子才能理解父母

自古以來,父母與孩子的關係都是最親近的,為什麼還會產生隔閡,究其原因,大致都是因為父母和孩子不能相互理解所造成的,在大人眼中,孩子不過是什麼都不懂的毛孩子,而孩子則覺得父母任何事自作主張,不顧及自己的想法。

為此,想要改變孩子所謂的“不聽話”、“對著幹”等逆反心理和現象,必須先讓自己擺脫傳統的教育觀念,不去用居高臨下的姿態和嗬斥的語言對待孩子,而用平等、真誠的態度與孩子溝通。隻有這樣,孩子才願意順從父母,主動完成應該做好的事情,變“不聽話”為聽話,從“對著幹”到愉快的合作。

2.與你的孩子無話不談

很多家長也許會發現,原本在學校很聽話的孩子,到家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其實道理很簡單,在學校無論課上還是課下,老師都會將孩子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和朋友一樣溝通交流,這讓他很容易接受,因此也願意聽老師的話,並喜歡把真實想法告訴老師。

如果父母也能做到這一點,那麼自然會贏得孩子的信任和愛戴。

3.建立溝通渠道,隨時把握孩子的心理

父母要想與孩子交朋友,首先必須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心裏在想什麼。但是,孩子的心理雖然不是深不可測,但很多家長常常也是琢磨不透。家長如何才能準確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呢?

一位母親給我們分享了她的經驗:

在我們家,有一個“親情寶盒”,俗稱“意見箱”。與孩子之間出現溝通障礙時,我們都是靠它來解決問題的。

有一次,孩子突然不開心了,我很納悶,問他也不說,就寫了個紙條丟進“親情盒”裏:“媽媽怎麼惹你不高興了,能給媽媽說嗎?”

一會兒,孩子也丟紙條進去了:“你叫我寫字,說這個沒寫好,那個也沒寫好,還說我笨。”

有時,女孩子的心理父母是很難把握的,就算是父母開口問她,她也不一定願意說出來。這時,“親情盒”便成了我們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橋梁。

這的確是個不錯的方法。當然,當孩子慢慢長大後,父母還可以用與孩子交換看日記的形式來解決,把自己不明白的事情寫在日記裏,同時也要求孩子用日記來回答。這樣,父母、孩子的心理、想法都白紙黑字地呈現在日記上,父母與孩子之間有效地溝通,進而成為好朋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