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兩代人教育發生分歧時應妥協處理(4)(2 / 2)

從上麵的內容裏我們可以看到,年輕父輩的“親子教育”裏麵存在著一些“親子慣”問題,而年老祖輩的“隔代教育”裏麵也存在著一些“隔代慣”問題。然而,“隔代慣”與“親子慣”都不好,對於小孩來說,家庭教育跟學校教育同樣重要。所以,我們希望兩代家長能以孩子的健康成長為出發點,揚長避短,多注意在孩子的教育中所出現的問題,讓孩子在祖輩和父輩共同的愛護下健康成長。

討論組:怎樣化幹戈為玉帛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兩代家長由於生活背景、受教育情況等方麵的不同,對孩子的問題很難形成一致的看法,而上演著一幕幕的“鬧劇”:一方據理力爭,覺得必須按自己的;另一方毫不相讓,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如此,不斷地發生爭吵與衝突,甚至產生了嚴重的對抗。年輕人失去理智,與父母唇槍舌劍,雙方據理力爭,力分高下。可是,雖然在教養孩子問題上發生分歧是很正常的事,但如果兩代人較起真來,影響到家庭和睦就不好了。通常,一旦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與爸爸媽媽心有芥蒂,矛盾重重,孩子就會成為“夾心餅幹”,很不好過,搞不好還成為兩代人之間的出氣筒和傳聲筒,來回的受氣或不討好。這樣長期下去,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很不利,因為家庭的不和睦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靈創傷。因此,如果家裏長期存在不和諧的音符,就會嚴重地影響家裏正常快樂的生活,更會影響孩子的良好教育及身心的健康發展。

與大多數的祖輩一樣,張大媽的兒子、兒媳婦都要上班,所以孫子的生活起居就由她全部代理。但是,雖然孫子小磊才5個月大,張大媽卻覺得兒子與兒媳婦越來越不像從前那樣尊重自己。常常為了照顧小磊的事情與她爭吵,毫不顧忌她是老人,這令張大媽非常不悅。

比如,這幾天因為給小磊喂奶粉的事情,就爭吵了好幾次。兒子與兒媳婦總是嫌她給孩子衝奶粉的水太熱了,可她總是覺得水不太熱的話,奶粉就衝不開,孩子這麼小,腸胃很弱,衝不開的奶粉喝了肯定不好吸收與消化,所以應該喝熱奶。

兒子、兒媳婦:這樣沒有一點科學道理,水太熱了一點也不好,會將奶粉裏麵的營養成分破壞掉。

兒子與兒媳婦的話,令張大媽難以理解。並且,兒媳婦急了的時候,竟然還說張大媽老了,什麼都不懂。

這可真是將張大媽給氣壞了,與兒子、兒媳婦爭吵了一番,便拂袖而去。但這樣一來,婆、媳二人的關係慢慢地就降至冰點,雙方常常不說話,也不願意出現在同一場合。

專家認為

婆婆與媳婦住在一個屋簷下,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如果雙方見麵一句話不說,會是多麼的尷尬。都說幸福與煩惱也是會遺傳的,如果祖輩和父輩一旦矛盾重重,視若仇人,那麼,孩子以後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也往往會不自覺地將童年的煩惱投射到自己的生活中。所以,作為家長,兩代人切不可“硬碰硬”,不能得理不讓人,更不能相互強烈地對抗,而應一切為孩子著想,各自退讓一步為好。

比如,給孩子衝奶粉時,年輕父母如果怕老人的方法不科學,可以自己衝,不要老人動手。如果自己要上班或有事外出,可以用和氣的語言告訴老人,孩子已喝慣了適溫的奶,如果突然讓他喝過熱的奶,恐怕會不適應。並且,還可以告訴老人,現在的配方奶粉裏都添加了很多營養成分,喝了可以使孩子更聰明。因此現在的奶粉才會如此“金貴”,一桶要好幾百塊錢。但這種“金貴”的營養卻最怕熱水燙,熱水一燙所含的營養價值就會一無所有,那麼,好幾百塊錢也就全浪費了。這樣一說,相信老人就不會再讓孩子喝過熱的奶。因為他們不但希望自己的孫子聰明健康,而且,還非常心疼兒女掙的錢。如此,估計老人以後就不敢再用熱水給孩子衝奶粉了。

育兒生活,是由許許多多這樣或那樣的矛盾組成的。然而,即便祖輩父輩再有矛盾,出於為孩子考慮的角度,兩代家長沒必要總是向對方板著個臉,也沒有必要爭執不休。很多時候,一個玩笑,一個小小退步,一個關懷都可以輕鬆解決很多矛盾。畢竟一家人,隻要雙方能看得開,讓自己的心態輕鬆些,盡力地為對方著想,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可以化幹戈為玉帛,愉快地相處,使一家三代人和諧、美滿、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