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千裏和那女孩忙笑著迎合到“是哩,是哩。啊媽的手藝,那自是一頂一的,莫說小小的麻哈州,就是放到省府貴陽,那也是上等的好手藝哩。”
老婦人笑道“討打,你們這兩個小東西,就會拍阿媽馬屁。”
正在笑著,老婦人好似突然想到什麼,大喝一聲:“你個死妮子,飯糊了”接著拉著女孩一陣風般的刮進了後堂的廚房裏,速度之快,令人雜色。卻哪還有半分老態。
堂屋頓時安靜下來,隻有後堂柴草燃燒發出的劈劈啪啪的聲音回蕩在耳中。
餘秋裏苦澀一笑,看著這四麵殘破,風來掃地,月來點燈的貧家。心裏卻是一陣陣的溫暖。家雖不富裕,可是和前世農村的家一樣溫暖,永遠是自己的避風港。
夢裏不知身是客,一夢飛躍近百年。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幾個月了,通過時間慢慢的磨合,餘秋裏已經從最初的彷徨,無助,悲傷,慢慢的到現在的認命,適應,融入。畢竟自己的思想裏還揉進了前世的記憶和感情。自己在繼承這個年輕軀體的時候也繼承了他的喜怒哀樂和愛恨情仇。還有一份為人子的責任。
餘千裏上一世也是一個農民子弟。也是大山孕育的兒子。父親是山裏的小學教師,母親是個普通的勤勞農民。但正是這樣的家庭卻造就了於千裏堅毅不屈,不畏貧寒的性格,他牢記父親說過的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訊條。在學習上精益求精,刻苦努力,他從不和別人比吃穿,隻比學識。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以全縣理科第五的成績考上了省裏唯一的一所211工程大學。並進入了分要的最高的電氣工程學院。
順利進入大學並未讓於千裏思想懈怠,在發奮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為了減輕家庭壓力,他一進入大學就開始勤工儉學,家教,圖書管理員,清潔員。他都幹過,他吃苦耐勞和樂於助人的精神讓他很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歡。
一轉眼大學畢業了,當大家還為工作發愁的時候,他已經拿到了某大型國企X方電網廣東公司的offer。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就在大學畢業晚宴的時候,相處四年的大學同窗共傷離別。大家多喝了幾杯,就談到了當初自己的理想,於千裏說自己其實並不喜歡學電力,隻是當年老父說寒門士子無權無勢無背景,還是找個容易找工作的專業,因此才報了電力專業。同窗問他喜歡什麼,他說他最喜歡曆史,尤其喜歡民國。如果可以他願意到民國,投身黃埔,報效國家,在那風雲亂世,博一份功名。同學笑言,你這家夥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亂世人命賤如狗。你若去民國,投了黃埔,追隨了蔣公。豈知不會捐軀在惠州城下,武昌橋頭。餘秋裏一時酒酣,反駁道,便是舍了搏命又如何,能夠親眼目睹甚至投身到那場救亡圖存的年代,雖死無憾。
俗話說得好,三尺頭上有神靈。這話說得太滿了,連神仙都看不下去,結果餘秋裏一個酒醉睡下去就再也沒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