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全書實用方法提要(2)(1 / 3)

7.“精神晚餐”

1)搜集準備好“精神晚餐”的相關“食料”——包含有人文意義的各類新聞事件;

2)可以將上述“食料”記在小紙片上;

3)科學、理性地解讀新聞事件,與孩子分享自己的認識和感受;

4)寬容、耐心地聽取孩子對新聞事件的看法;

5)可以跟孩子進行討論、辯論。

8.與孩子分享生活中人文的點點滴滴——收集各類教育學習資料給孩子閱讀

1)購買各類名篇佳作給孩子閱讀;

2)在報紙雜誌中發現好文章帶回給孩子看;

3)跟孩子討論相關書籍和文章。

9.架起跟老師聯絡的橋梁

1)定期拜訪老師;

2)感謝老師,並且真誠地向老師請教;

3)與老師共同研究如何讓孩子發揚優點,改正缺點。

10.言傳身教最頂用

1)家長自身要加強學習,完善修養,提高素質;

2)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要首先做到。

不要讓孩子成為畸形人

1.“建築人格長城的基礎是道德”——培養孩子的道德

1)言傳身教是培養孩子良好道德的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方法;

2)道德的培養應該從小抓起;

3)細致引導,耐心規範,綜合運用表揚、約束、批評甚至處罰等教育方法;

4)注意孩子在家庭之外所處的環境和朋友。

尊重和關愛他人

1)告訴孩子隻有尊重和關愛他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和關愛;

2)家長的示範;

3)一起關心普通人、殘疾人和弱者(如捐助街頭的流浪者等)。

感恩

1)讓孩子意識、認識到自己的幸福快樂來源於別人的辛勤付出;

2)家長們自己孝敬父母;

3)搜集報紙網絡上有關感恩、慈孝的相關報道、故事,給孩子閱讀、講解;

4)讓孩子感恩老師的付出。

誠實守信

1)營造暢所欲言的寬鬆家庭環境;

2)在孩子麵前說自己的錯誤,也在一定程度和範圍容許孩子犯錯誤;

3)不要打罵孩子;

4)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

5)對孩子信守諾言。

基本的是非和正義觀念

1)家長擁有正確的是非和正義觀念;

2)結合孩子的具體行為開展道德是非教育;

3)及時糾正孩子違反基本道德是非觀念的萌芽行為;

4)當孩子大了,可以跟他初步討論正義問題。

勤勉

1)著力於孩子勤勞習慣和意誌的培養;

2)讓孩子在生活上自理,培養獨立性;

3)有意讓孩子“吃苦”(如爬山、到農村生活等);

4)家長勤勞的影響和帶動;

5)用中外名人的勤勞故事進行熏陶和教育。

儉樸

1)改變“麵子”觀念和“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觀念(但孩子必要的基本生活和教育支出不能少);

2)讓孩子多嚐嚐“苦”;

3)帶孩子到貧困地區家庭進行實地扶貧;

4)克服自己和孩子身上的攀比意識,給孩子的穿著打扮不要一味追求時髦;

5)可以定期定量給孩子零花錢,讓孩子自己學會理財。

遵紀守法

1)從日常基本的行為(如遊戲、外出等)入手抓規則意識培養;

2)特別注意孩子不良行為的萌芽狀態。

2.聰明不全是天生的——訓練孩子的智力

訓練觀察能力

1)首先要培養孩子的觀察興趣;

2)逐步告訴孩子觀察事物的一些方法(如從簡單到複雜,從局部到整體,從外表到內部等);

3)引導孩子進行比較、分析;

4)在大自然中培養訓練;

5)買來專門智力訓練書籍按章操作。

訓練專注力

1)培養孩子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克服困難的決心和勇氣;

2)逐步讓孩子學會自我控製;

3)為孩子創造一個整潔、安靜、有秩序的學習、生活環境;

4)給予孩子娛樂和玩的時間;

5)讓孩子專心玩耍;

6)保證孩子從事某項活動時的整體性、獨立性,中間不宜過多的打擾;

7)買來專門智力訓練書籍按章操作。

訓練記憶力

1)予以營養保證(牛奶、雞蛋、魚類、瘦肉、花生、葵花籽、菠菜、橘子等等);

2)督促孩子開展體育運動;

3)讓孩子休息,保證睡眠;

4)讓孩子在記憶的時候保持專注力;

5)讓孩子保持對記憶對象和記憶過程的興趣;

6)讓孩子學會保持寧靜的心緒,盡可能對記憶對象加以理解;

7)買來專門智力訓練書籍按章操作,嚐試各種記憶方法;

8)避免和減少垃圾信息輸入孩子的大腦。

訓練想象力

1)引導孩子多觀察,積累盡可能多的表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