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飲食營養
10個月嬰兒的喂養特點
10個月的孩子每天早6∶00、晚22∶00吃兩頓奶,上午、中午、下午吃3頓輔食。10個月的孩子仍以稀粥、軟麵為主食,適量增加雞蛋羹、肉末、蔬菜之類。多給孩子吃些新鮮的水果,但吃前要幫他去皮去核。
斷奶後的食譜製作方法
從每天保證600毫升奶,逐漸過渡到以糧食、奶、蔬菜、魚、肉、蛋為主的混合食物,這些食物是孩子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
適當喂些麵條、米粥、饅頭、小餅幹等,以提高熱量。
經常給寶寶吃各種蔬菜、水果、海產品,提供足夠的維生素和無機鹽,以供代謝的需要。達到營養平衡的目的。
經常食用些動物血、肝類,以保證鐵供應。
烹製方法多樣化,注意色、香、味、形,且要細、軟、碎,不宜煎、炒、爆,以利消化。
安排嬰兒食品要注意各種營養的合理搭配,以保證孩子身體生長發育的需要。
嬰幼兒對維生素A的需要量
維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促進生長發育,維持上皮組織正常結構與視覺功能,當嬰幼兒的膳食中長期缺乏雛生素A或胡蘿卜素時,會使嬰兒患夜盲症、幹眼病。
胎兒在出生前所需的維生素A均由母親供給,孕婦應注意攝取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及脂肪的供給量,以確保胎兒對維生素A的需要。母乳喂養也應注意這一問題,以便嬰兒由母乳中獲得足夠的維生素A。我國膳食調查表明,維生素A供給量不足的嬰幼兒很多,應注意補充。
我國嬰幼兒食物中供給乳類、蛋類和肝等高維生素A的食品不多,但人乳中含量相對多些。主要靠各種有色蔬菜中的胡蘿卜素供給。動物食物如肝、腎、蛋類、奶油含量較多。胡蘿卜、紅薯、南瓜、番茄、柿子椒、菠菜、莧菜、橘子、香蕉等,含量都比較豐富。一般的補充方法是:2~3個月以上的嬰兒還可補充胡蘿卜水、西紅柿汁和菠菜水等。4個月以上的嬰兒在喂養時應增加蛋黃、奶油、肝類和含胡蘿卜素較多的水果及蔬菜,以預防嬰幼兒維生素A缺乏。
嬰幼兒對B族維生素的需要量
維生素B族中比較重要的是硫胺素(B1)和核黃素(B2),它們能促進生長發育,增進食欲。每攝入l000千卡熱能應供給維生素B10.6毫克,B20.6毫克和尼克酸6毫克;嬰幼兒可按熱能供給量計算。
當嬰幼兒膳食中維生素B1含量不足,或因消耗過多,吸收障礙等原因,會使小兒產生維生素B1缺乏。患兒初期出現消化紊亂,如胃口不好、嘔吐、輕瀉或便秘,糞便呈綠黃色。麵色蠟樣蒼白,性情煩躁,愛哭鬧,小便短少,手足麵部微腫,嚴重者手足冰冷,甚至可發生昏迷、驚厥及心力衰竭。
維生素B2也是最易缺乏的一種營養素。較典型的維生素B2的缺乏表現為角膜充血、臉緣炎、舌炎、脂溢性皮炎和陰囊皮炎等。
維生素B1在穀類、豆類及動物性食品中含量較為豐富。
維生素B2在動物肝髒、蛋黃、瘦肉、黃豆及發酵製品中含量尤為豐富,各種綠葉蔬菜也是維生素B2的良好來源。
預防維生素B缺乏要從母嬰兩方麵入手。對於嬰兒期輕症患兒,如果母乳量充足,可繼續用母乳喂養。但母親的膳食內,應補充大豆、紅小豆、蠶豆、花生、麥鼓、酵母等維生素B1含量較高的食物,以滿足嬰兒對維生素B1的需要,同時要增加輔食,以擴大維生素B1的來源。對於幼兒期的患兒,應供給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如豆類、肝髒、瘦肉、蛋類等。要講究烹調方法,盡量吃蒸飯或燜飯,而不吃撈飯,吃麵條或餃子時,應喝些麵湯。
導致維生素B2缺乏的主要原因,是膳食中缺少動物性食物、豆類和綠葉蔬菜,特別是缺少含維生素B2較高的動物肝、腎、心等內髒和奶類食物,同時嬰兒由於生長發育迅速,機體需要量較大,也容易引起缺乏。
如膳食中標準米、麵,維生素B1一般不易缺乏,但維生素B2則往往供應不足。膳食中應注意選用動物肝、腎髒等內髒。蛋類、花生與芝麻以及新鮮綠葉蔬菜搭配,以增加供給量。較大的嬰幼兒可在不同季節,在膳食中加入菠菜、番茄、橘子和蘋果。
嬰幼兒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
維生素C是一切具有抗壞血酸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總稱。非母乳喂養的嬰兒維生素C易缺乏,易患壞血病。患兒表現為倦怠乏力、無精打采、食欲極差,常伴有重度出血,易於感染,生長遲緩,發育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