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第11個月(2)(2 / 3)

腸道蛔蟲病可無任何症狀,或有食欲不佳和腹痛,疼痛一般不重,多位於臍周或稍上方,痛無定時,反複發作,持續時間不定。痛時病人揉按腹部,多無壓痛,亦無肌緊張。個別患兒可有偏食或異食癖,喜吃爐渣、土塊。也易發生惡心、嘔吐、輕瀉或便秘。大量蛔蟲寄生不僅消耗營養,而且妨礙正常消化與吸收,即使患兒食量較大,也常造成營養不良、貧血、甚至發生生長發育遲緩、智力發育較差等現象。

小兒蛔蟲病的另一特點是易出現精神、神經係統症狀。由於蟲體代謝產物或分解物被吸收後較易引起低熱、精神萎靡或興奮不安、頭痛、易怒、睡眠不好、磨牙、易驚,甚至反複嘔吐等。

蛔蟲有遊走鑽孔的習性,當蛔蟲過多或於小兒高熱、消化不良、驅蟲不當時均可使蛔蟲產生騷動,引起嚴重的臨床現象。常見的並發症有蛔蟲性腸梗阻、膽道蛔蟲症、蛔蟲性膿腫、蛔蟲性闌尾炎。

防治措施

應教育兒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手的清潔,常剪指甲,不吸吮指頭。年長兒無症狀的感染,不必急於治療,除非發生再感染,一般於1年內蟲體可自然排出。對於感染較重或症狀明顯的,給予治療。

(1)枸櫞酸呱嗶嗪。療效較高,副作用少。劑量為160毫克/公斤/天,每天總量不超過3克,分2次口服,連服2天。一般無需服用瀉劑,便秘者可同時服輕瀉劑。蟲卵陰轉率約70%。驅蛔蟲糖漿適用於兒童,1毫升含派嗶嗪160毫克,其劑量為1毫升/公斤/天,每次最大不超過20毫升,體弱者用量酌減。用藥前必須充分搖勻,以免服藥不均引起嚴重消化道反應。對於嚴重感染的,1周後再重複用2天。

(2)左旋咪唑。又名驅鉤蛔,劑量為1.5~2.0毫克/公斤/天。晚睡前1次頓服,也可於清晨空腹頓服,副作用小。

嬰幼兒大便幹燥的家庭護理措施

大便幹燥的孩子平時應注意多飲溫開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另外,要訓練孩子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如果孩子已經兩天沒有大便,而且很不舒服,哭鬧、煩躁,家長可以用肥皂條或“開塞露”塞入小兒肛門,塞時讓小兒向左側躺著,左腿伸起,右腿彎曲,藥物擠入肛門之後,不要馬上起來,稍過幾分鍾,讓藥物充分發揮作用,然後再去排便。但是,這些方法不要常用,不要養成靠藥物排便的習慣。

另外,對較小嬰兒,除非醫生允許,一般不隨便服用瀉藥。

嬰幼兒腹瀉的家庭護理

一歲以內的嬰兒,腹瀉發病率很高。這是因為嬰兒的消化功能不成熟,發育又較快,所需熱量和營養物質多,一旦喂養或護理不當,就容易發生腹瀉。

常見的腹瀉原因有:進食量過多,或次數過多,加重了胃腸道的負擔;喂的質量不當,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或喂養不定時,胃腸道不能形成定時分泌消化液的條件反射,使機體消化功能降低等。總之,不合理的喂養是嬰兒腹瀉的主要原因。另外,由於食物或用具汙染,使嬰兒吃進帶細菌的食物,引起胃腸道感染也能引起腹瀉。當小兒著涼,患感冒、肺炎等疾病時,也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而發生腹瀉。

如果小兒腹瀉嚴重,伴嘔吐發燒、眼窩凹陷、口渴、口唇發幹尿少,就說明已經引起脫水了,應該去醫院輸液治療。為防止小兒脫水,應在小兒腹瀉次數較多時,適量減少飲食,甚至禁食,使胃腸道得到休息。同時,口服補液鹽或自配糖鹽水、鹽米湯,少量多次,以防脫水發生。

患腹瀉的孩子要注意腹部保暖,減少腸蠕動,可以用毛巾裹腹部或熱水袋熱敷腹部,同時讓嬰兒多休息。排便後可用溫水清洗臀部,防止臀紅發生。

嬰幼兒氣管炎、肺炎的家庭護理

氣管炎的主要症狀是咳嗽和發燒。有些孩子可能合並哮喘。肺炎的孩子除上述症狀外,還會有呼吸困難,症狀比氣管炎要重。

當孩子患了氣管炎、肺炎之後應注意:

(1)讓孩子充分休息,保證睡眠,以利恢複。

(2)多喝水,吃易消化有營養的食物,如牛奶、豆漿、蒸雞蛋、爛麵條等。

(3)如果孩子喘得厲害,可把枕頭墊高些,讓孩子半躺半坐,這樣可以緩解呼吸困難。喂奶時要注意防止嗆奶,喘得太重時要用小勺慢慢地喂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