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室內空氣要新鮮,若是冷天,開窗通風時不要讓冷風直接吹著孩子。屋裏不要太幹燥,可以在爐子上放一壺水或在暖氣下放一盆水,使室內空氣潮濕。
(5)按醫囑用藥。高燒時可以給小兒物理降溫。
嬰幼兒百日咳的家庭護理
百日咳是傳染病,需要隔離,隔離期為1個月。百日咳一般一個月至一個半月能痊愈。家庭護理主要注意減少孩子痙攣咳嗽發作,減輕症狀,縮短病程。
(1)家裏有百日咳患兒,就要保持室內空氣潔淨、新鮮,不要有煙霧和刺激性氣味,使患兒免受呼吸道刺激。家長要陪伴孩子,保持孩子安靜愉快,少說話,以減少咳嗽。
(2)要給孩子營養豐富的飲食。孩子咳嗽發作了,就先不要吃,待不咳了再吃。有時咳得太厲害了發生嘔吐,不必驚慌,等不咳了,安靜下來再吃。但不要吃得太飽,可以多吃幾頓,吃飯時要慢一些。
(3)室內空氣要濕潤,有條件可買加濕器,也可用塑料浴帳,帳內放小床,在孩子睡前放一盆沸水,使帳內溫度、濕度升高,孩子可舒適入睡。20分鍾左右取下帳子。
濕疹的預防方法
孩子患濕疹的比較多,有的反複發作,不易治愈,家長要注意以下幾點。
找出致敏原因
濕疹或是食物過敏,或是對化學物質過敏,也有些動物性或植物性過敏。家長要為孩子找出過敏的原因,迅速除掉。
避免刺激性食物
孩子患濕疹,要避免吃辣椒、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和飲料。同時觀察孩子是否對魚、蝦、羊肉等食物敏感,如某些食物可使瘙癢加重,應避免。
不要亂用藥
孩子患濕疹很痛苦,大人也很著急,常常自己找來藥物或偏方塗抹。結果不一定事遂人願,甚至使病情加重。因此,用藥要經過醫生指導,不要隨意用藥。
不要用熱水洗燙
有的家長認為用熱水洗燙可減輕瘙癢,實際上,熱水可使皮膚毛細管擴張,紅腫加重,滲出液增多,使病情加重。可以用溫水洗,不要搓擦和浸泡。
避免用肥皂
孩子的皮膚細嫩,不要用堿性大的肥皂洗浴,肥皂對孩子皮膚是一種化學刺激。洗浴時,盡量不用肥皂,用嬰兒皂。
不要搔抓
濕疹刺癢難耐,但要說服孩子不要搔抓,因為搔抓後皮膚因受機械刺激而變厚、變粗,而且容易引起感染。過於瘙癢時,可外用爐甘石洗劑塗抹。
治療濕疹,可按醫囑服用抗組織胺藥、注射非特異性抗過敏藥,還可用中藥。
摩擦紅斑的防治方法
主要為皮膚皺褶處的濕熱刺激和互相摩擦所致。多見於肥胖嬰兒。好發於頸部、腋窩、腹股溝、關節屈側、股與陰囊的皺褶處。初起時,局部為一潮紅充血性紅斑,其範圍多與互相摩擦的皮膚皺褶的麵積相吻合。表麵濕軟邊緣比較明顯,較四周皮膚腫脹。若再發展,表皮容易糜爛,出現漿液性或化膿性滲出物,亦可形成淺表潰瘍。
預防
保持皮膚皺褶清潔、幹燥,出汗時尤其注意。
治療
有紅斑時,可先用4%硼酸液衝洗,然後敷以撲粉,並盡量將皺褶處分開,使局部不再摩擦。濕潤時,可用4%硼酸液濕敷。糜爛時,除4%硼酸液敷外,可用含硼酸的氧化鋅糊劑。有繼發感染時,可塗以2%的甲紫或抗感染治療。
脂溢出性皮炎的防治方法
嬰兒脂溢出性皮炎,因伴有皮脂腺功能異常,故皮膚油膩兼有鱗屑。病因尚不清楚,本病常於生後第2~10周開始發病(通常為第3~4周)。無全身症狀。主要特點為皮膚紅斑鱗屑性損害。損害通常自頭部開始,好發部位為頭頂、頭部額緣、眉毛、耳後以及其他皺褶處,如鼻頰溝、頸部、腋部、腹股溝部、陰部、肛門等處。初起時為紅色斑征,表麵覆蓋油膩的鱗屑。頭頂部的鱗屑為黃褐色且呈油膩性,其他部位則顏色較白,有的滲出結痂,稍有癢感,時發時愈。應與濕疹區別。注意護理,預防感染。局部應避免用肥皂。頭皮厚痂可用含2%水楊酸的橄欖油擦拭(或燒開冷卻後的食用植物油),每日數次,2~3日後痂可去淨,而後塗以含抗生素或含激素的軟膏。口服核黃素(維生素B2)或複合維生素B。愈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