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某日本商社工作的日本人山本勇夫先生說,他在日本時,就知道有家長利用“彩票學習法”幫助不愛學習的孩子學習;來到北京後,他也把這個辦法用在了自己的兩個兒子身上。
所謂“彩票學習法”,實際是利用碰運氣買彩票的原理,來安排學習不太自覺的孩子的學習。方法如下:
第一步,經與孩子協商,將所有學習、遊戲的項目,都一一寫成“彩票”。例如,做數學作業1小時17:00~18:00;看電視40分鍾19:00~19:40.
當然,可以再具體些,如數學作業後麵注明多少道題等。注意,必須將所有學習任務製成“彩票”,每項一票。
第二步,孩子們相互監督,進行“抽獎”。根據作業情況,決定“抽獎”次數。例如,本日有5項作業,則應抽6次以上,保證抽到5項作業及1~2項遊戲的內容。
第三步,家長兌獎。如果孩子們都按時按質完成了作業,則應增加新的遊戲內容的“彩票”,反之則減少“遊戲彩票”的數量。
顯而易見,這場“彩票”遊戲,其實完全是在家長操縱之下的。但說來奇怪,原本孩子與父母之間,老是為什麼時候看電視、什麼時候做什麼作業爭吵,如今卻簡單了,抽完“彩票”,他自己便去執行了。看來,在學習上加上一點兒遊戲的成分,是孩子更容易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