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一位家長說,他看到清華大學餘林同學對數學成績不太好的同學有個建議: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地把數學課本上的題全做一遍。這麼做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課本上的習題,是編教材的老師費盡心機、反複考慮才挑選出來的,是最具代表性的題,是出得最好的題,值得去做。
第二,一般來講,課本上的習題,尤其注意與概念、公式、定律的聯係,而數學成績不太穩定的同學的一大通病,就是基礎不牢,概念、公式、定律等掌握得不是很好,為此也值得去做課本上的題。
第三,課本上的習題,有的老師講過,有的教參書上有比較詳細的講解,比較起來,還是容易做對,從而增強自己的信心。
這位家長決定在自己孩子的身上試一試這個辦法,讓孩子把課本上的題做了又做,真的是掌握得不能再熟了。別說,這個辦法還真靈,孩子的數學成績節節拔高,且相關概念、定理等掌握得十分紮實。
凡是高考、中考狀元,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基礎十分紮實。雖說不少人批評中國的基礎教育講得太深,其實中小學那點兒知識,再怎麼深也還是一些很基礎的東西。因此,抓住基礎狠下功夫,是迅速提高學習成績的一個捷徑。阿拉伯人有一句諺語,叫做“提防那些隻念一本書的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孩子成績越是下滑,家長越要冷靜。拋開早戀、得病等學習以外的因素不談,成績下降的原因,十有八九是基礎知識不紮實。因此,家長應盡全力督促孩子抓基礎。
反複讀一本書,反複做相同的題容易產生厭倦情緒。家長一方麵要立場堅定,一方麵也不妨采取一些措施,減輕孩子的對立情緒,如每次時間不要太長,做完後進行討論,或做完後當場打分並獎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