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文化不高一樣可以講學習方法(1 / 1)

一些最基本的學習方法,也應由家長傳授給孩子。不少家長肯定要搖頭說:“這是老師的事,再說自己也不懂得什麼學習方法。”要知道,老師麵對的是幾十個孩子,沒有時間,甚至可以說沒有責任為你的孩子去講什麼學習方法。至於說本人不懂,這也不是理由,從河北省辛集中學考入北京大學的周誌國同學的父親是一位身處貧困地區、隻有小學文化程度的農民,但他仍然可以給孩子講學習方法。他說:

我不懂得什麼學習方法,但我把從書本中看到的故事、方法講給孩子聽,比如舉一反三、鐵棒磨成針、魯班學藝等,從思想上誘導孩子多下功夫、下苦功夫,專心致誌地學習。我聽老師們說:“考試題70%都是課本上的基礎知識,隻要課本上的弄通了,升學便有希望,不要抱著課外讀物死讀硬背。”按照這個話,我讓孩子認真學好課本上的內容,然後適當學習一些課外資料,加強深化。

我聽人們講,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剛開始我感到很可笑,後來聽老師們講,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就告訴孩子,大腦像一架機器,累了需要休息,否則就會出毛病,休息好了才會更好地工作。後來看到一本書上寫著列寧的一段話:“第一是學習,第二是學習,第三還是學習。”我對列寧的話理解不透,覺得與上句話有矛盾,後又請教別人,才得知列寧是在講一種堅持不懈的學習精神,指學習不能半途而廢,而不是不讓人休息。知識是永遠學不完的,隻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有所作為。

這位可敬的父親由於文化程度有限,對一些書籍不能通順地去讀、去理解,但他還是搜集了一些有關孩子成長、有關如何更好地學習的資料,弄通其意義,然後講給孩子聽,促進孩子很好地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