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出了6個“狀元”、2個博士,人們戲稱他們家是“狀元”專業戶。

老大蔡天文,26歲,現在美國康乃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過4篇論文,獲得好評。

老二蔡天武,14歲從高二跳級考取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是瑞安第一個少年大學生,18歲通過李政道博士主持的考試,赴美羅徹斯特大學攻讀激光和物理學博士學位,曾在國際激光物理學術會議上發表多篇論文。

老三蔡天師,托福考試考了600多分的好成績,同時被美國兩所名牌大學錄取,後因故未能前行,現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習。

老四蔡天潤,華西醫科大學高材生,學生會幹部,獲一等獎學金。

老五蔡天君,16歲考入合肥工業大學,亦獲一等獎學金。

小妹蔡天西,9歲獲得市數學競賽一等獎,11歲考取中國科技大學預備班,14歲進科大少年班,三好生,是瑞安市敲開科大校門的第一位女童。

蔡家五子一女,為什麼會個個這麼有出息呢?翻一翻蔡家兒女的簡曆,人們驚訝地發現:這六個孩子中,竟有四個因成績拔尖而跳過級。看來這不是偶然的。

那麼,是蔡家的家長有條件為孩子輔導嗎?不是,蔡笑晚和謝小湘夫婦,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們本人沒有能力去輔導孩子功課,也從未為孩子請過家庭教師,但他們深深懂得超前學習的好處。他們經常提前為孩子們買來下學年的課本,鼓勵孩子自學。蔡家規定,除周末外,每晚看了電視新聞後,一家人要圍坐在燈下的圓桌旁,按規定時間一起認真學習,各做各的“功課”,互不幹擾。合家晚自修形成製度,雷打不動。

日久天長,蔡家的孩子往往是今年讀完明年的課,初三學完高一的課,在學習上永遠走在別人的前麵。

看來,培養孩子超前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就是產生這個“狀元”專業戶的原因。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曾經講過:數學上有一些問題,如果停留在原有基礎上,是很難弄得清楚的。但是學習了下一步之後,再回頭看看前麵的問題,就變得很簡單了。其實,別的學科何嚐不是如此呢?當我們的語文水平大大提高後,再回頭看看當年自己十分得意的“習作”,是否會覺得臉紅呢?當我們的英語水平大大提高後,再回頭想想當年自己連極簡單的句子都聽不懂,是否會覺得十分好笑呢?“笨鳥先飛”,其實不笨的鳥也應該提前準備好飛行,這樣才會飛到別人前麵去。這個“狀元”專業戶,就是看準了這一點,抓住這一點做文章。

如果你的孩子還有一點自學能力的話,就在假期安排孩子預先學習下學期的新課(一科或幾科)吧。等到孩子嚐到甜頭,他自己就會去超前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