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從繪畫講作文,一下開了竅(1 / 1)

其他各科成績尚可,甚至可以說很不錯,唯獨作文不行,這樣的孩子並不少。怎麼辦呢?廣西梧州市一位名叫林筱本的家長,想到寫作與繪畫有相同的一麵,於是便由繪畫去指導孩子“繪文”,沒想到孩子居然一下開了竅。這位家長寫道:

真不知是哪一種遺傳基因作祟,我兒子其他學科的成績都挺不錯,就是作文糟透了。學校要求五年級的學生能寫500字的記敘文,可他從來未超過300字。

說實在的,孩子將來端不了寫作的飯碗倒不打緊,要命的是如果作文不過關,日後連升初中也成問題。為此,我先後給他買了近20本關於作文的參考書。然而,我拿著書不論如何點撥他,也無濟於事。有什麼辦法呢,看來隻好認命了。

萬萬沒想到在那年暑假,兒子作文竟大有起色,而契機居然是與作文似乎毫不相幹的繪畫。

一個星期天,我在家作畫自娛,兒子過來央求我教他畫鳥兒。我漫不經心地拿過一張紙,一邊畫一邊對他說:“喏,這‘蛋’便是小鳥的身,‘乒乓球’是頭;翼也並不複雜,隻是一個三角形而已……”嘿,這小家夥的模仿能力真強,隻見他搶過紙筆,才五六分鍾,一隻活靈活現的白描八哥便畫成了。於是,我又教他染色,並在八哥腳下添了幾塊石頭、一泓清溪、數莖紫藤、一爿遠崖。

可能是因為有較長時間的耳濡目染吧,兒子很快就能上手,一幅頗為複雜的花鳥畫,他臨摹得雖然稚拙些,可也費不了多少時間。

“繪畫、雕塑、文學、音樂,彼此的關係比常人所設想的更要接近。”我突然記起雕塑大師羅丹的話,靈機一動,從兒子的書架上取出一本《小學生優秀作文選》來。我翻到一篇叫《啊,石林》的文章,鼓勵他說,你學畫比爸爸當年聰明哩。其實寫文章並不難,你看這篇文章,跟我們剛才畫畫的方法差不多,也是先近後遠,選擇幾處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寫一番。這樣,一幅用文字描繪的風景畫就出來了。兒子湊過頭來,饒有興味地聽我說。於是,我索性把書攤在桌上。一邊分析文章的結構,一邊把文章所描寫的景物簡略地畫出來。兒子默默地把書拿過去,讀了一陣,又看了看我畫的那張畫。忽然說:“隻有一塊石頭還不算畫,對嗎?”我點了點頭說:“是的,至少不是一幅完整的畫。”兒子若有所思地說:“哦,怪不得我的作文總是不及格!”這時,我突然記起,兒子平時的作文,筆墨老是停在一點上,轉不出來,這可能就是問題的症結所在。

臨摹,可是許多畫家入門的途徑呢。我依樣畫葫蘆,讓兒子對照著這篇文章,寫一篇暑假作文——“遊記”。嗨,果然成功了,兒子終於寫出了第一篇突破500字的文章來!

這位家長最後頗有感觸地說:“生活中,有些事情就那麼奇怪。有時,一點火星就可以將一個荒原燃遍。我教給兒子的那種‘不正宗’的寫作方法,竟開啟了他‘愚鈍’的大腦。”

他說,他的兒子後來順利地考上了重點中學,在一次全市中學生作文競賽中,居然還獲得了一等獎!而且他現在分析文章,仍然喜歡用“畫”畫出來,隻是越畫越簡略,越畫越抽象罷了。

學習這件事,有許多地方我們還說不清楚。有的孩子很聰明,但就是不知什麼地方卡住了。硬是不得其門,怎麼教都教不會,可不知一件什麼事情,也許是一件很小的、表麵看與學習完全不搭界的事情,孩子又一下忽然開竅了。因此,我們的家長千萬不要喪失信心,千萬不要放棄努力!